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韩非子》 韩非子 第十七 备内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子 第十七 备内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则制於人。人臣之於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於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 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为人主而大信其子,则奸臣得乘於子以成其私,故李兑传赵王而饿主父。为人主而大信其妻,则奸臣得乘於妻以成其私,故优施传丽姬杀申 生而立奚齐。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且万乘之主,千乘之君,后妃、夫人、适子为太子者,或有欲其君之蚤死者。

  何以知其然?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语曰:“其母好者其子抱。”然则其为之反也,其母恶者其子释。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妇人 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妇人事好色之丈夫,则身死见疏贱,而子疑不为后,此后妃、夫人之所以冀其君之死者也。唯母为后而子为主,则令无不行,禁无不 止,男女之乐不减於先君,而擅万乘不疑,此鸩毒扼昧之所以用也。故《桃左春秋》曰:“人主之疾死者不能处半。”人主弗知,则乱多资。故曰:利君死者众则人 主危。故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与驰。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 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故后妃、夫人、太子之党成而欲君之死也,君之死则势不重。情非憎君也,利 在君之死也。故人主不可以不加心於利己死者。故日月晕围於外,其贼在内,备其所憎,祸在所爱。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 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势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众端以参观。士无幸赏,无逾行;杀必当,罪不赦;则奸邪无所容其私 矣。

  徭役多则民苦,民苦则权势起,权势起则复除重,复除重则贵人富。苦民以富贵人,起势以藉人臣,非天下长利也。故曰: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 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今夫水之胜火亦明矣,然而釜鬵间之,水煎沸竭尽其上,而火得炽盛焚其下,水失其所以胜者矣。今夫治之禁奸又明於此,然 法守之臣为釜鬵之行,则法独明於胸中,而已失其所以禁奸者矣。上古之传言,《春秋》所记,犯 法为逆以成大奸者,未尝不从尊贵之臣也。而法令之所以备,刑罚 之所以诛,常於卑贱,是以其民绝望,无所告愬。大臣比周,蔽上为一,阴相善而阳相恶,以示无私,相为耳目,以候主隙。人主掩蔽,无道得闻,有主名而无实, 臣专法而行之,周天子是也。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

精选推荐

  • 《韩非子》 韩非子 第十四 奸劫弑臣
    《韩非子》 韩非子 第十四 奸劫弑臣

    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信幸之势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今人 臣之所誉者,人主之所是也,此之谓同取;人臣之所毁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谓同舍。夫

  • 《韩非子》 韩非子 第十一 孤愤
    《韩非子》 韩非子 第十一 孤愤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 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

  • 《韩非子》 韩非子 第十六 三守
    《韩非子》 韩非子 第十六 三守

    人主有三守。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人主不心藏而漏之近习能人,使人臣之欲有 言者,不敢不下适近习能人之心,而乃上以闻人主。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 《荀子》 荀子 第二十七 大略
    《荀子》 荀子 第二十七 大略

    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 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