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千古之谜:求雨仪式起于何时?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千古之谜

千古之谜:求雨仪式起于何时?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直是以农为本的中国人的理想境界。的确雨水的适量与否能决定农业收成的丰歉和整个社会经济的成败。我国古代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盲目的对神鬼崇拜心理,误认为旱涝是神鬼意志的产物,因而顶礼膜拜,尤其是大旱之年,人们更是盼雨心切,采用种种手段,祈求天降甘霖,这种祈祷行为,逐渐演化成为固定的求雨仪式。

龙是古人臆想的神秘动物,传说它能呼风播雨,因而古人在求雨时往往将它奉若神灵,每每干旱之年,都要将它抬出,焚香跪拜,祈求它降雨解旱。我国最早记载龙能致雨的书是战国时期的《左传》和《山海经》。《山海经。大荒东经篇》说:“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战国时代,并且已经有了塑龙形求雨的方法。当时塑龙的材料是泥土,土龙塑成后,还要“文以青黄,饰以绮绣,缠以朱丝”。汉代以后,在拜龙求雨的时候,还混杂采用陰陽五行、祈祷、巫术等手段。汉代董仲舒著《春秋繁露。求雨篇》介绍了当时求雨的一些仪式。其中有塑大苍龙一条,长八丈,位居中央,再塑小泥龙七条,各长四丈,位于大龙之东。大小龙皆是头东尾西,龙与龙之间相距八尺。再择儿童八人,皆斋三日,穿青色衣服舞蹈等仪式,这种以龙为中心,再揉和陰陽五行说相生相克的原理,目的在于调和陰陽,以助降雨。这种求雨仪式,由人舞渐渐演变为舞龙。有人认为,我国民俗盛行“舞龙”活动,也许就是从求雨仪式中变化而来的。比求龙致雨仪式早的求雨方式是“舞”、“雩”。“舞”是一种在商代广为流行的求雨形式,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说,“舞”原为“無”字,而巫觋之“巫”,也是“無”字之演变。“巫”舞蹈号以降神求雨,故名其舞者为“巫”,名其动作为“舞”,名其求雨之祭的行为是“雩”。“雩”从周代起就成为求雨的又一主要形式。《礼记。月令》载:“仲夏,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人者,以祈谷实。”注疏说:雩,吁嗟求雨之祭也。雩帝,谓为坛南郊之旁,雩王精之帝,配以先帝也。在这种雩祀礼中,主角是帝王官员,而从事乐舞的配角却是巫觋。如果说舞龙求雨仪式是流行于民间的主要求雨方式,而“雩”则一直是统治者的主要求雨仪式,带有明显的宫廷气息。尽避“雩”的形式在历代有所不同,但从周到清,绵延2000多年,一直是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正史的《礼制》中,均有“雩”礼的各式各样的详细记录。

比“雩”更早的求雨仪式是“烄”。在甲骨文中有很多记载描绘了这种求雨仪式,即把人或牲畜放在柴堆上焚烧,以祭告雨神降雨。据《淮南子。主术训》中记载“商汤之时,大旱七年,汤亲自在桑林求雨,准备自焚,感动了上天,召来四海之云,千里之雨。商汤这种自焚求雨的方式,就是”烄“。

从周代起“烄”被改名为“焚”。《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条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这里的“焚”,即商代的“烄”。在东汉,焚人以致雨的方法依然存在。范晔《后汉书。谅辅传》说,广汉郡王官掾谅辅在有一年大旱时,见太守亲自祈祷山川毫无结果,乃自暴庭中,慷慨咒曰:“今太守改服责己,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辅今敢自祈请,若至日中不雨,乞以身塞无状。”他令人在自己周围堆满柴草,准备自焚。将近中午,天云晦合,须臾降雨,一郡沾润。“焚”是一种相当庄重严肃的求雨仪式,其先应祈祷和“暴”,实在无奈,最后才“焚”。说起“暴”就是将人置烈日下暴晒以求雨的方法。《礼记。檀弓下》说:“岁旱,穆子召其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这种以人暴晒求雨的方法也相当残酷,尪可以解释为久病之人,因长期卧床,其面孔总是仰上。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暴晒这种人,让他们在烈日下受苦煎熬,老天便会同情而下雨。由于“焚”和“暴”这两种求雨仪式太不人道,后世逐渐衰微。不过其痕迹尚存;清代和民国流行于广东翁源地区的“焚斗笠”以求雨的仪式或许就是古代“焚”求雨仪式的流变。在天旱时,将一顶烂斗笠用一枝细木棒顶住,插在地上,膜拜祈祷后,将烂斗笠焚化即可。这种方式无仪仗,无供品,简单易行。以烂斗笠代,使“青烟”上升以求老天降雨。我国古代除了以上几种求雨仪式外,还有祈城隍降雨;甚至祈关公降雨,以及道士登坛建醮、焚香设幡求雨等等,当然这些求雨仪式毫无科学可言,但是它们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的文化信仰的表现。

(季平)

精选推荐

  • 千古之谜:缠足始于唐代吗?
    千古之谜:缠足始于唐代吗?

    缠足,是封建时代摧残妇女的一种恶习,曾使无数妇女蒙受了极大的痛苦,以至于在近代的民主革命中,禁止缠足,放脚,成了妇女解放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妇女缠足究竟始于何时?却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中国封建礼教、封建道德的一个

  • 千古之谜:古战场赤壁在哪里?
    千古之谜:古战场赤壁在哪里?

    赤壁是东汉末年曹操和孙权、刘备鏖战之地,赤壁之战孙刘在战略上以少击众,战术上智取强敌,战争结局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影响深远。后代文人雅士常以赤壁为题,托物咏志,发思古之幽情。从唐代李白始,迄元朝吴师道止,仅唐、宋、

  • 千古之谜:古代曾国到底在哪里?
    千古之谜:古代曾国到底在哪里?

    关于曾国其名,在春秋、战国的文献里,均没有记载。但是从宋代开始,却有曾国出土的青铜器见于著录。近10多年来,在河南、湖北的南陽盆地南部和湖北枣陽、随县一带的随枣地区,相继出土了不少曾国的青铜器。特别是1978年随县擂

  • 千古之谜:古籍中的昆仑山在何地?
    千古之谜:古籍中的昆仑山在何地?

    古籍中的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昆仑山脉吗?昆仑山只有一处还是有几处?昆仑山究竟在何地?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奥林匹斯山是众神居住的地方。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所在,那就是昆仑山。据《山海经》、《淮南子》等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