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草部  及己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草部  及己

【释名】亦名“獐耳细辛”。

【气味】(根)苦、平、有毒(入口使人吐血)。

【主治】各种恶疮、疥痂、瘘蚀、皮肤虫痒等。用及已煎汁浸洗。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草部  徐长卿
    本草纲目:草部  徐长卿

    【释名】亦名鬼督邮、别仙踪。【气味】(根)辛、温、无毒(认为有毒)。【主治】1、小便不通。用徐长卿(灸过)半两,茅根三分,木通、冬葵子各一两,滑石二两,槟榔一分,瞿麦穗半两。每服五钱,水煎,再加朴硝一钱,温服。此方名“徐长卿汤”

  • 本草纲目:草部  延胡索
    本草纲目:草部  延胡索

    【释名】本名玄胡索。【气味】(根)辛、平、无毒。【主治】1、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2、尿血。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3、皮下气痛或气块痛

  • 本草纲目:草部  茈胡(柴胡)
    本草纲目:草部  茈胡(柴胡)

    【释名】亦名地熏、芸蒿、山菜、茹草。【气味】(根)苦、平、无毒。【主治】1、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钱,煎服。2、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用柴胡四两

  • 本草纲目:草部  三七
    本草纲目:草部  三七

    【释名】山漆、金不换。【气味】(根)甘、微苦、温、无毒。【主治】1、吐血、咳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2、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3、大肠下血。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服。三服可愈。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