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介部-蚬腊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介部-蚬腊

蚬生沙泥中,江湖溪涧多有,其类不一,有黄蚬、黑蚬、白蚬、金口、玉口等名。黄蚬壳薄 肉肥,黑蚬壳浓肉薄。又番禺韦涌地方产无耳蚬,更甘美异常。凡蛤之属皆能孕子,而黄蚬化蛾而散卵,白蚬藉雾以生形,则又一异。海南介语∶蚬在沙者黄,在泥者黑。蚬老则肉出小蛾而蚬死,小蛾复散卵水上为蚬;凡南风雾重,则多白蚬,北风雾则否。盖白蚬之生,生于雾。雾味咸,咸为白蚬所生之本。始生时,白蚬之形如雾,自空而下,若无若有,人见以为雾也。渔人知之,以为天雨蚬子也。蚬子即成,以天暖而肥,寒而瘠。在茭塘沙湾二都江水中,积浓至数十百丈,是曰蚬塘,其利颇大。纲目蚬下集解,尚欠详晰,且其主治下壳肉蚬水皆载,而蚬腊无闻焉,特采介语以补。

解蛊,并治不服水土(介语)。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介部-蛤蜊肉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介部-蛤蜊肉

    浓壳紫口而园者曰蛤蜊。纲目本条下,载其肉性寒,而辟高武宗痘疹正宗以为可发疹及治痘 毒入目取其汁点之说为谬,不知其肉惟性寒,方能解热药之毒,正取其与丹石相反为用耳。治痈疔痘毒 集听载一捻金方,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最验,兼

  •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蜣螂鱼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蜣螂鱼

    三才藻异∶产抚仙湖,状如龟壳,青大如盘,无尾,入足,腹白。食之辟瘴毒。

  •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四足鱼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四足鱼

    物理小识∶游子六曰∶闽高山源有黑鱼,如指大,其鳞即皮,四足,可调粥入药。治小儿疳。

  •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西楞鱼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西楞鱼

    坤舆图说∶大东洋海产鱼名西楞,上半身如男女形,下半身则鱼尾,其骨入药用,女鱼更效 止血,治一切内伤瘀损等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