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易学
八字常识
八字命理
星座
水瓶座
双鱼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星座运势
起名
宝宝起名
公司取名
好名字大全
起名字典
姓氏来源
家居
家居风水
办公室风水
公司风水
厨房风水
儿童房风水
客厅风水
书房风水
卫生间风水
卧室风水
阳台风水
风水化解
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运势
相学
手相
面相
解梦
民俗
古代典籍
先秦典籍
诸子百家
启蒙教育
历史典籍
人物传记
古代医书
佛经书籍
易经书籍
古代兵书
家谱大全
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书籍大全
标签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白话文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千金要方
养性延命录
针灸甲乙经
铜人针灸经
脉因证治
濒湖脉学
奇经八脉考
食疗本草
金匮要略
养生秘旨
祝由十三科
汤头歌诀
肘后备急方
扁鹊心书
针灸大成
四圣心源
医学启源
医林改错
诸病源候论
本草求真
本草纲目拾遗
普济本事方
老中医秘方
针灸穴位大全
中医方剂大全
药粥大全
中药材大全
频道热点
中药材大全:硼砂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土荆皮的功效与作用
精
中药材大全:樟脑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14
精
中药材大全:莲子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14
精
中药材大全: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14
精
中药材大全: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14
精
中药材大全: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14
精
中药材大全: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14
精
中药材大全:龟甲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14
精
中药材大全: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2023-10-14
最新列表
本草纲目:草部 大青
【气味】(茎、叶)苦、大寒、无毒。【主治】1、喉风喉痹。用大青叶捣汁灌服。2、小儿口疮。用大青七钱五分、黄连五钱,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服下。一天服二次,病愈为止。3、热病下痢。用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各三两,胶二两,鼓八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小青
【气味】(叶)温、无毒。【主治】敷痈肿疮疖,治血痢竟痛,解蛇毒。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苎麻
【气味】(根、叶)甘、寒、无毒。【主治】1、咳嗽痰哮。用苎麻根(煅,存性)研细,取生豆腐蘸药三、五钱吃下。如无效,可用肥猪肉二、三片蘸药吃,有效。2、小便不通。用苎麻根、蛤粉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新汲水送下。3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苘麻
【释名】亦名白麻。【气味】(果实)苦、平、无毒。【主治】1、一切眼疾。和茼麻子一升,研为末,放入猪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细末。每服少量,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2、目生翳膜。用白麻子,去壳,放入猪肝薄片中,慢慢灸熟,研细,加醋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续断
【释名】亦名属折、接骨、龙豆、南草。【气味】(根)苦、微温、无毒。【主治】刀伤、痈疡、折跌、能续筋骨。亦治妇女崩中漏血,破症结瘀血。1、妊娠胎动。用川续断(酒浸)、杜仲(姜汁炒,去丝)各二两,等分为末,加煮烂了的枣肉,和成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漏卢
【释名】亦名野兰、荚蒿、鬼油麻。【气味】(根、苗)咸、寒、无毒。【主治】1、腹内蛔虫。用漏卢为末,每取一匙,和饼子肉汤同服。2、小儿疳病肚胀,或常泻痢,冷热不调。用漏卢一两,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肝一两或盐少许同煮熟,空心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燕脂
【释名】亦名赦。【气味】甘、平、无毒。【主治】1、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嚼汁点小儿眼内。2、痘疮倒陷。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胡荽煎酒送下。服两次即可见效。3、漏疮肿痛。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大蓟、小蓟
【释名】亦名虎蓟(大蓟)、猫蓟(小蓟)、马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千针草、野红花。【气味】甘、温、无毒。【主治】1、心热吐血。用小蓟叶和根,捣烂压汁,每次服二小碗。2、七窍出血。用刺蓟捣汁和酒服。或取旧蓟研细,冷水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红蓝花
【释名】亦名红花、黄蓝。【气味】(花)辛、温、无毒。【主治】1、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2、一切肿疾。用红花熟捣取汁服。3、喉痹壅塞。用红花捣烂,取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番红花
【释名】亦名消夫蓝、撤法即。【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亦治惊悸。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青葙
【释名】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子名草决明。【气味】(茎、叶、子)苦、微寒、无毒。【主治】(茎、叶)除皮肤中热,治恶疮,止金疮血。(子)镇肝,明目,去风寒湿痹。治眼病有验。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鸡冠
【气味】(苗、子、花)甘、凉、无毒。【主治】1、吐血不止。用白鸡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2、便血。用鸡冠花、椿根皮,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二次。3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刘寄奴草
【释名】金寄奴、乌藤菜。【气味】苦、温、无毒。【主治】1、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2、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各一合,一次温服。3、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旋夏花
【释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气味】(花)咸、温、有小毒。【主治】1、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下五至十丸。2、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生过癣后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茺蔚(益母草)
【释名】益母、益明、贞蔚、推、野天麻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质汗。【气味】(子)辛、甘、微温、无毒。(茎、叶)辛、微温、无毒。(花)微苦、甘、无毒。(根)甘、无毒。【主治】1、妇女胎前产后各种疾病。用连根收采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夏枯草
【释名】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气味】(茎、叶)苦、辛、寒、无毒。【主治】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2、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陰干,研为末。每服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青蒿
【释名】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气味】(吐、茎、根、子)苦、寒、无毒。【主治】1、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时及临星时各用温酒送下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白蒿
【释名】由胡、蒌蒿、蘩。【气味】(苗、根)甘、平、无毒。【主治】风寒湿痹、恶疮癞疾、夏月暴痢等。能杀河豚鱼毒。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艾
【释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2、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茵陈蒿
【气味】(茎、叶)苦、平、微寒、无毒。【主治】1、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2、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浴即愈。3、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野菊
【释名】苦薏。【气味】(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主治】1、无名肿毒。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让汗发出;另以药渣敷患处。又方: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把,共捣烂,加入酒一碗,绞取汁取;仍以药渣敷患处。要出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淹闾
【释名】覆闾。【气味】(子)苦、微寒、无毒。【主治】1、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2、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3、产后血痛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水苏
【释名】鸡苏、香苏、龙脑薄荷、芥苴。【气味】(茎、叶)辛、微温、无毒。【主治】1、漏血,用水苏煮汁一升服。2、吐血、下血。用水苏茎叶,煎汁服。3、吐血咳嗽。用水苏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送下。4、鼻血不止。用水苏五合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菊
【释名】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陰成、周盈。【气味】(花)苦、平、无毒。【主治】1、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2、膝风痛。用菊花、陈艾叶作护膝。
古代医书
2023-10-14
本草纲目:草部 假苏
【释名】姜芥、荆芥、鼠萤。【气味】(茎、穗)辛、温、无毒。【主治】1、风热头痛。用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茶调下。2、风热牙痛。用荆芥根、乌桕根、葱根等分,煎汤随时含漱。3、小儿惊症。用荆芥穗二两、白矾(半生半枯)
古代医书
2023-10-14
共4735篇
首页
上一页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下一页
尾页
热门排序
1
本草纲目:草部  列当
古代医书
10-14
2
本草纲目:草部  甘草
古代医书
10-14
3
本草纲目:草部  黄芪
古代医书
10-14
4
本草纲目:草部  人参
古代医书
10-14
5
本草纲目:草部  沙参
古代医书
10-14
6
本草纲目:草部  荠苠
古代医书
10-14
7
本草纲目:草部  桔梗
古代医书
10-14
8
本草纲目:草部  长松
古代医书
10-14
9
本草纲目:草部  黄精
古代医书
10-14
10
本草纲目:草部  萎蕤
古代医书
10-14
推荐文章
本草纲目:草部  列当
古代医书
10-14
本草纲目:草部  甘草
古代医书
10-14
本草纲目:草部  黄芪
古代医书
10-14
本草纲目:草部  人参
古代医书
10-14
本草纲目:草部  沙参
古代医书
10-14
本草纲目:草部  荠苠
古代医书
10-14
本草纲目:草部  桔梗
古代医书
10-14
本草纲目:草部  长松
古代医书
10-14
本草纲目:草部  黄精
古代医书
10-14
本草纲目:草部  萎蕤
古代医书
10-14
相关栏目
易学
星座
起名
家居
生肖
相学
解梦
民俗
古代典籍
友情链接
易学
星座
起名
家居
生肖
相学
解梦
民俗
古代典籍
家谱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