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念佛法门:一、求生极乐的理由 (二)远离诸苦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一、求生极乐的理由 (二)远离诸苦

(二)远离诸苦

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莲华化生,故无生苦;寒暑不迁,故无老苦;身离分段,故无病苦;寿命无量,故无死苦;无父母妻子眷属,故无爱别离苦;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故无怨憎会苦;所欲自在,故无求不得苦;观照空寂,故无五陰炽盛苦。此外,极乐世界,更无地震,风灾、水灾、火灾种种自然界的灾祸,也无人事界的困扰与侵犯,更无战争的恐怖,无政治的逼害,无恶友的牵连,无烦恼的困扰,无生死轮回的束缚…有的,只是佛菩萨的教导与加被,善知识的接引与提携,所以一生极乐国土,立即可以远离人间诸苦。

慈云忏主,更引用修行难陽十事比对,说明娑婆与极乐两个世界的苦乐悬殊,而劝导我们,当念佛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一、此土常不见佛;彼土花开见佛常得亲近。

二、此土不闻佛法;彼土水鸟树林皆宣妙法。

三、此土恶友牵缠;彼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四、此土群魔恼乱;彼土诸佛护念远离魔事。

五、此土轮回不息;彼土横截生死永脱轮回。

六、此土难免三途;彼土永离恶道且不闻名。

七、此土尘缘障道;彼土受用自然不俟经营。

八、此土寿命短促;彼士寿与佛同无有限量。

九、此土修行退失,彼土入正定聚永不退转。

十、此土尘劫难成;彼土一生行满所作成办。

精选推荐

  • 念佛法门:一、求生极乐的理由 (三)依正庄严
    念佛法门:一、求生极乐的理由 (三)依正

    (三)依正庄严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入莲胎,莲华化生,清净香洁,无父母血肉的污秽,无住胎十月的痛苦;无论上中下品,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人之相,身光无量,寿与佛齐。不仅生处清净,寿命殊胜,正报庄严;而且依报国土,亦非常清净美妙,无三恶道众生

  • 念佛法门:一、求生极乐的理由 (一)缘份特殊
    念佛法门:一、求生极乐的理由 (一)缘份

    一、求生极乐的理由十方诸佛,劝导我们念佛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理由很多,其中最主要有以下四点:(一)缘份特殊虽然,佛佛道同,证理平等,无有高下,但诸佛因中发愿,彼此互异。阿弥陀佛因中发四十八愿,成就净土,摄受众生,来生其国,而且发愿

  • 佛教知识大全: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佛教知识大全: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四大皆空”,空在哪四个大呢?不懂佛法的人,会脱口而出:“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

  • 佛教知识大全:佛教“八识”是什么?
    佛教知识大全:佛教“八识”是什么?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