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华严经浅释:圆满菩提心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华严经浅释

华严经浅释:圆满菩提心

圆满菩提心

恒具:当我三步一拜快完,尚有十英哩时,我和恒由都很高兴,但是我们还有一点问题。那时,拜的那条路有很多车,天气也很热,所以我很容易对恒由发一点脾气,彼此都不太舒服。到了一个小镇,天很热,我们就停下来喝一点水,这时有一个老人,我不认识他,他告诉我几句话:‘你是不是佛教徒?’我说:‘是。’老人说:‘你知不知道佛教是什么?’我看这个老人不同于一般人,他很奇怪的,我说:‘请您告诉我。’他说:‘佛教慈悲,可是人不相信,我想你不懂慈悲。’这时我非常惊讶!

上人:他说:‘佛教徒都要有慈悲心,但我知道你一点慈悲心也没有。’为什么说恒具没有慈悲心?就因为他们两个人常常fighting(争吵),常常发脾气,他对著这个小的、矮的发脾气,生烦恼。为什么生烦恼?就因为天气热,热得脾气跑出来了,慈悲心就没有了。这个老人意思就是你是个佛教徒,你不听佛的教化,要发脾气,一点慈悲心都没有。

恒具:所以我就说:‘我没有说我是圆满的。’他说:‘佛教慈悲,你一定要用慈悲,我是你的朋友。’

上人:这个人对他说:‘你是个佛教徒,就应该有慈悲心,不应该有脾气;甚至于你的同伴,你都常常对他发脾气,这是没有慈悲心。’这个老人又说:‘我并不是你的敌人,我是你真正的朋友,所以我才这样告诉你,你还要多一点慈悲心,你的慈悲心不圆满。’意思就是你三步一拜,不要说拜了十个月,即使就拜了十年,但是你不依照佛的教化去行,一点慈悲心都没有,还是没有用的。这个老人并没有看见他们两人吵架,没有看见他对恒由发脾气,但是到加油站那儿,就这样教化他,意思就是你拜十个月,脾气还是那么大,怎么了?

恒具:这是我的意思。

上人:他不会讲,我替他翻译。

恒具:是的。

上人:我的脾气比你更大,所以教出你这么个徒弟来。怎么?你还有什么话讲吗?

恒具:没有,哦!我还有一个小故事。讲到发脾气,我们这次在越南西贡某法师的寺庙,越南总理夫人就来见上人,她说她有一种病,问上人要怎样才能把病治好,上人说她这病的原因是……

上人:不要讲这个,你讲人家的病干什么?你讲讲自己有什么病就好了,讲讲自己吃不著cheese(起司)也发脾气,喝不著牛奶也发脾气,吃不著面包也发脾气,那才对嘛!我们在新加坡光明山普讲寺吃中饭时,碗盘都是装了饭和菜;但住持坐的席位,就摆了面包、奶油、cheese。他往那儿一坐,一爪探过去,就把人家面包、牛油拿过来。我知道这是住持吃的,就说:‘这个不要动,不要动!’他心里即刻就发脾气了:‘啊!真是没有慈悲心,面包也不给我吃。’这是他自己告诉我的。你说!带这么个会吃的徒弟到各处丢脸,哎!很不容易的。

这品经今天虽讲完了,可是明天下午七点到八点半,我还有一点点时间,如果谁愿意来随意谈谈话,随意研究问题,可以来。我们明天就以随意谈话的方式进行,因为大约八点半以后,我就要去高雄、台南。明天是在火车上过夜,本来黎居士预备买三个睡铺、三个座位。我说:‘不要买睡铺,因为我们都是坐著的,何必要睡铺呢!’侯太太就说:‘哦!那师父您一人在里边,清净一点,没有那么吵!’我想:‘随他去啰!愿意买坐就坐,愿意买睡就睡,随遇而安,到处随缘安岁月。’在没去买之前,我就已经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要有睡铺;这睡铺,钱又多,我们又不需要睡铺。我又想:‘如果买到睡铺,送给三个香港来的人,我们坐座位。’结果一买,买不著睡铺,只有座位,这很好了。所以明天十点多钟去坐火车,第二天是九号,一早六点多钟就到高雄了。那么九号晚间在高雄住一宿,十号就到嘉义。嘉义佛教会理事长吴大海今天来过了,他派人到高雄那儿接我。到了嘉义,或者十号晚间就为他们说一说法,还有十一号、十二号,共三天。十三号就会回来,或者十二号晚间回来也不一定,看情况而定,那么十四号就到日本去了。所以,今天就和你们拜拜了,英文叫goodbye,就是和大家告辞了,我们以后有缘再见。

精选推荐

  • 华严经浅释:有十愿明习诵旋礼时愿
    华严经浅释:有十愿明习诵旋礼时愿

    E9、有十愿明习 诵旋礼时愿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讽诵经时:就是我们人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对著本子,这叫读;背著,不用本子,这叫诵。我们读诵经典的时候,也要发愿,所以说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

  • 华严经浅释:前言
    华严经浅释:前言

    壹、前言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净行品〉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一品,若要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这经名,那要很长的时间,现在因为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三复次嗢拖南曰因胜利二智愚夫分位五二种见差别于斯圣教等一切行因略有二种。一共。二不共。共因者。谓喜为先因。由此喜故于彼彼生处。障于厌离滋润自体。为欲将生所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一如是已说摄异门。云何摄事。谓由三处应知摄事。一者素呾缆事。二者毗奈耶事。三者摩呾理迦事云何素呾缆事。谓由二十四处略摄一切契经。一者别解脱契经。二者事契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