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佛经书籍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九則 南泉歸宗麻谷同行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禅是一枝花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九則 南泉歸宗麻谷同行

第六十九則南泉歸宗麻谷同行

舉:南泉、歸宗、麻谷,三禪師同去禮拜忠國師。至中路,南泉於地上畫一圓相

,云:道得即去。歸宗於圓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南泉云:恁麼則不去

也。歸宗云:是什麼心行?

年青人尋師訪道,是為請教。及至已自悟得了,像永嘉大師的到曹溪去見六

祖,則不為請教,而只是為相證,六祖說他所悟得的是對的,他就回來了。而還

有是去見大人,是為可以看見自己。去朝聖地。是為路上的風景。去隨喜寺廟,

是只為今日的好天氣、好情懷。

禮拜仙佛聖賢,意味寧是在於禮拜者自身的謙純清好。南泉歸宗麻谷三禪師

同去禮拜忠國師,當然不是為請教,也不是為相證,而只像學書的人臨寫漢碑,

不臨真蹟,而臨刻在石碑上的陰文,陰文虛白,彌足緬想。南泉畫一圓相,便有

如書法之意,而歸宗與麻谷都道不著,如養由基箭射猿,偏偏這回沒有射中。南

泉遂說:那麼不去了。

所以雪竇禪師頌曰:

由基箭射猿,繞樹何太直。千個與萬個,是誰曾中的?

相呼相喚歸去來,曹溪路上休登陟。

然而道不著也罷了。宇宙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裏處處是機,千劫如花隨流水,

每每做的好事情,亦自己道不著其所以然。而有時道錯了反為好。即如這回南泉

畫一圓相,歸宗與麻谷,一個便於圓相中坐,一個作女人拜,完全是幼兒的玩耍

排人家。去曹溪路上有了這風光,也已夠了,何必一定要去禮拜忠國師。雪竇復

云:

曹溪路坦平,為什麼休登陟?

回答是像晉朝王子猷乘雪訪戴,乘船溯剡溪而上,翌朝已近到得戴安道隱居的村

子了,卻叫船夫回棹,說回去吧,不見戴也罷了。

我把這別的解說給哥哥看了,我哥哥道:末後歸宗云「是什麼心行?」一句

極要緊。南泉的只是禪僧的與詩人的美談。如我現在,若為訪道與學問上的相證

而去見人,可說已無此必要。但是還有革命的心行。曾溪可以不去,革命者則不

可不去見。今時若有像國父孫先生那樣的革命者,則我心馳赴,甘心聽其節制

,為了共舉大事。

精选推荐

  •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則 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
    禅是一枝花:第七十則 併卻咽喉唇吻作

    第七十則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舉:溈山、五峰、雲巖,同侍立百丈禪師。百丈問溈山: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溈山云:卻請和尚道。百丈云:不辭向汝道,恐已後喪我兒孫。天無嘴,放天不自言,由人而言。大自然是由萬物來說話,來表現。百丈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七則 傅大士講經竟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七則 傅大士講經竟

    第六十七則傅大士講經竟舉:梁武帝請義烏雙林大士傅翕講金剛經。大士於座上揮案一下,便下座。武帝愕然。誌公問陛下還會麼?帝云:不會。誌公云:大士講經竟。傅大士與達摩俱是梁武帝時人,是中國禪宗之祖。二人皆因寶誌而得時人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五則 外道問世尊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五則 外道問世尊

    第六十五則外道問世尊舉:外道問世尊: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云: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津,令我得入。外道去後,阿難問世尊: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世尊云: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世尊良久,是欲言未言,示以天地將發之機。

  •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則 雲門柱杖化龍
    禅是一枝花:第六十則 雲門柱杖化龍

    第六十則雲門柱杖化龍舉:雲門禪師以柱杖示眾云:柱杖子化為龍吞卻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處得來?印度人與中國人皆知有究極的自然,所以氣概比天地還大。佛經說閻浮提世界之在於究極的自然,只如大海之一漚。但是印度人主於寂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