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鬼谷子白话文:第十 谋篇 5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鬼谷子白话文

鬼谷子白话文:第十 谋篇 5

【原文】

故圣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①。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②。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

故先王之道陰。言有之③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语。由能得此,则可与谷④远近之义。

【注释】

①圣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圣人谋划事情,隐而不露;愚人谋划事情,张扬外露。道,谋略,原则。陰,隐秘,隐藏。陽,公开,张扬。陶弘景注:“圣人之道,内陽而外陰;愚人之道,内陰而外陽。”②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救亡图存和转危为安都是很难的事,唯独智者才能做到。陶弘景注:“智者宽恕故易事,愚者猜忌故难事。然而不智必有危亡之祸,以其难事,故贤者莫得申其计划,则亡者遂亡,危者遂危,欲求安存,不亦难乎!今欲存其亡,安其危,则他莫能为,唯智者可矣。故曰无为而贵智矣。”③言有之:古语有这种说法。陶弘景注:“言先王之道,贵于陰密。寻古遗言,证有此理,曰天地之化,唯在高深;圣人之制道,唯在隐匿。所隐者中正,自然合道,非专在仁义忠信也。故曰非独忠信仁义。”④谷:养,引申为商讨之意。

【译文】

所以,圣人施展计谋隐而不露,愚人施展计谋公开张扬。有智慧的人成事会很容易,资质愚钝的人成事就比较困难。由此看来,灭亡的事物不会继续存在,危乱的局面难以回到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无为而治,顺应规律是最高明的。智慧要用在常人察觉不到的地方,才能则要用在常人发现不了的地方。智慧和才能的使用要做到隐秘,在使用的时候,如果情况允许就不要公开,选择一些事自己做;如果情况不允许,就选择一些事让他人去做,并且表明这是为了对方。

所以,先王之道是隐而不露的,古语有言:“天地的运行,在于高远与深邃;圣人制定谋略,在于隐秘和藏匿。”然而,使用谋略不仅要讲求忠诚、信义、仁慈、义理的原则,还要做到内心中和正道。只有通达了这些道理,才可以与他谈谋略的事。如果能体悟到这些,就可以懂得驱使天下的道理了。

精选推荐

  • 鬼谷子白话文:第八 摩篇 3
    鬼谷子白话文:第八 摩篇 3

    【原文】其摩者①,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②。故圣人所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

  • 鬼谷子白话文:第六 忤合 3
    鬼谷子白话文:第六 忤合 3

    【原文】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①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②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③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④,故归之不疑也。【注释】①忤合:逆合。《

  • 鬼谷子白话文:第四 抵巇 4
    鬼谷子白话文:第四 抵巇 4

    【原文】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①。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②。圣人者,天地之使③也。世无可抵④,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⑤,可以检下⑥。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⑦。【注释】①合离:分合。

  • 鬼谷子白话文:第四 抵巇 3
    鬼谷子白话文:第四 抵巇 3

    【原文】天下分错①,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②,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③;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芽巇罅。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