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尸子:恕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尸子

尸子:恕

原文:

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毋加诸人。恶诸人,则去诸己;欲诸人,则求诸己。此恕也。农夫之耨,去害苗者也;贤者之治,去害义者也。虑之无益於义而虑 之,此心之秽也;道之无益於义而道之,此言之秽也;为之无益於义而为之,此行之秽也。虑中义则智为上,言中义则言为师,事中义则行为法。射不善而欲教人, 人不学也;行不修而欲谈人,人不听也。夫骥惟伯乐独知之,不害其为良马也。行亦然,惟贤者独知之,不害其为善士也。

译文:

恕,就是以自身为衡量的尺度。自己不情愿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憎恶别人身上的某些缺点,首先要祛除自己身上的同类缺点;希望别人做到的事情,首先要求自 己做到,这就是“恕”。农夫锄地,是为了除掉妨害稼苗的杂草;贤人治理,是为了除去妨害道义的坏人。如果思考某事情对道义没有益处却还在思考它,就是内心 秽杂;谈论某事理对道义没有好处却还在谈论它,就是言语的秽杂;做某事情对道义没有好处却还在做它,就是行为的秽杂。思考能符合道义,智慧才是上等;言论 符合道义,言论才能指导别人;行为符合道义,行为才能成为别人的法则。射技不精的却想教别人学射,别人是不会学的;自身行为不善,却想指导别人,别人是不 会听的。好马虽然只有伯乐知道它是好马,依旧不失为好马。行为也是这样,只有贤者赏识,并不妨害是一个善士。

上一篇:尸子:发蒙

下一篇:尸子:治天下

精选推荐

  • 尸子:四仪
    尸子:四仪

    原文:  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名功之从之也,犹形之有影,声之有响也。是故志不忘 仁,则中能宽裕。智不忘义,则行有文理。力不忘忠,则动无废功。口不忘信,则言

  • 尸子:贵言
    尸子:贵言

    原文:  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在。君曰:“孰知栾氏之子?”大夫莫答。舟人清涓舍楫而答曰:“君奚问栾氏之子为?”君曰:“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 矣,吾是以问之。”清涓曰:“君善修晋

  • 吴子:应变第五
    吴子:应变第五

    应变,即应付各种情况的变化。全篇共十节,都是讲的应付各种情况的战法。28、武侯问曰:“车坚马良,将勇兵强,卒遇敌人,乱而失行,则如之何?”吴起对曰:“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摩左而左,摩右而右。鼓之则进,

  • 论语解读: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
    论语解读: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 言,无以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 够立身;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读解】这一章是《论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