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巢氏构木为巢的故事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巢氏构木为巢的故事

有巢氏是远古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也称“大巢氏”。

远古时期,野兽多,人类少,人们居无定所,经常受到禽兽的攻击,时时刻刻都活在丧命的恐惧中。人们看到有的动物是住在山洞里的,就学起了它们的样子,居住在山洞中,以躲避风雨和野兽的袭击。

可是,山洞潮湿陰冷,并且时不时还是会受到野兽的侵袭。就在这时,一位圣人出现了,传说他出生于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游历仙山,受到仙人的点化,因此聪明智慧非常人能比。他看到鸟儿的巢都筑在树上,这样既可以遮风挡雨,又能远离野兽的威胁,实在很聪明。受此启发,他选了一棵高大的树,用树枝和藤条在树上建了一座房子。这座房子被树木的枝叶遮挡着,刮风下雨都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因为位置很高,野兽都够不着,因此不必担心安全的问题。其他的人看到后,都非常高兴,纷纷向他学习,在树上建起了房子。

从此,人们白天采集植物的种子和野果,晚上栖居在树上,再也不必担心突然受到野兽的侵袭了。巢居的发明让人们可以不用担惊受怕地过日子了,人们为了表达对它的发明者的感激之意,于是推举他为部落的领袖,并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当了部落的领袖后,积极为大家做好事,因此赢得了很高的赞誉,很快便名扬天下。其他部落的人认为他德才兼备,便一致推选他为部落总首领,并尊称他为“巢皇”。因此民间传说中有种说法,认为有巢氏是上古圣人“三皇”之一。

当然,带领先民筑巢为室,使人民能得以安居,有了家园,是巢氏最大的功绩。先秦古籍中,关于有巢氏是这样记载的:“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有巢氏”这个称号是后世之人依据传说追赠给第一个在树上建房子的人的,是传说中的人物,是后人虚拟出来的。从这个朴素的名号来看,他已经不是一位神通广大的神,而是一位创造了历史的普通人。实际上,有巢氏代表的是人类发展中从穴居到巢居的一个阶段,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进步,但它更大的意义在于代表了先民们为了生存坚持斗争的光荣历史进程。

从穴居发展到巢居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巢氏生活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此时,人类社会已发展到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居住形式的变化,带动了人类婚姻形式的改变。人们不再群居在山洞中,避免了近亲通婚,渐渐地,同一氏族内部也禁止通婚,不管是男女都要在自己氏族之外挑选婚配对象。这种族外婚显然要比血缘婚进步得多。在中华文明史上,正是有巢氏带着先民迈出了区别于动物的又一步。

精选推荐

  • 唐摭言:卷十二
    唐摭言:卷十二

    ○自负杜甫《莫相疑行》:“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往时文彩动人主,今日饥寒趋路旁。晚将末节契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寄谢悠悠世上儿:莫争好

  • 唐摭言:卷十
    唐摭言:卷十

    ○载应不捷声价益振太和二年,裴休等二十三人登制科。时刘蕡对策万余字,深究治乱之本,又多引《春秋》大义,虽公孙宏、董仲舒不能肩也。自休已下,靡不敛衽。然亦指斥贵幸,不顾忌讳,有司知而不取。时登科人李郃诣阙进疏,请以己之

  • 唐摭言:卷五
    唐摭言:卷五

    ○切磋大居守李相读《春秋》,误呼叔孙婼(敕略为婼(敕晷)日读一卷,有小吏侍侧,常有不怿之色。公怪问曰:“尔常读此书耶!”曰:“然”。”胡 为 闻我读至此而数色沮耶!”吏再拜言曰:“缘某师

  • 唐摭言:卷四
    唐摭言:卷四

    ○节操裴晋公质状眇小,相不入贵。既屡屈名场,颇亦自惑。会有相者在洛中,大为缙绅所神。公时造之问命。相者曰:“郎君形神稍异于人,不入相书。若不 至贵,即当饿死。然今则殊未见贵处。可别日垂访,勿以蔬粝相鄙。候旬日,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