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史记新读:战国四君子(13)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史记新读

史记新读:战国四君子(13)

大难临头

李园显贵之后,担心春申君把秘密泄露,就暗中豢养了刺客,打算杀春申君灭口。考烈王病重后,门客朱英对春申君说:“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也有不期而至的祸,如今您处在生死无常的世上,侍奉喜怒无常的君主,又怎么能保证没有不期而至的人呢?”春申君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朱英回答说:“您任楚相二十多年,虽然名义上是国相,但实际上就是楚王。现在楚王病重,危在旦夕。您若如同伊尹、周公一样,辅佐年幼的国君,代他执掌国政,不就是您南面称王而据有楚国吗?这就是不期而至的福啊。李园不能执掌国政到时便是您的仇人,他暗中豢养刺客为时已久,楚王一去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夺权并会杀您灭口。这就是不期而至的祸。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去世,我就替您在李园入宫时杀掉他。这就是不期而至的人。”春申君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您过虑了。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对他又很友好,他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呢?”朱英知道自己的进言不被采用,恐怕祸患殃及自身,就逃离了楚国。

不久,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并在城门处埋伏下了刺客。春申君一进城门,就被刺客杀死了,刺客们还砍下他的头扔到了城门外边。李园随即派人把春申君家满门抄斩。随后李园妹妹的儿子,也就是春申君的儿子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楚幽王。

精选推荐

  • 史记新读:赵国双杰(1)
    史记新读:赵国双杰(1)

    一个是能言善辩、威武不屈的文臣。一个是战功卓著、驰骋疆场的武将。赵国的安危,就在他们的肩上。临危受命赵国双杰是指战国时赵国的武将廉颇和文臣蔺相如。廉颇发迹比较早,赵惠文王十六年,他率军攻打齐国,大败齐国的军队

  • 史记新读:战国四君子(6)
    史记新读:战国四君子(6)

    平原君回国后,说:“哎,我再不敢自夸能识别人才了。经我观察识别的人才多说有上千,少说也有几百人,我自认为不会遗漏天下的贤能之士,现在竟然把毛先生给漏下了。先生凭着他那一张能言善辩的嘴,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强大啊。

  • 史记新读:战国四君子(4)
    史记新读:战国四君子(4)

    冯谖到了薛邑,首先凭借着自己的本事收回了十万钱的利息,但还有更多的利息没有收回。于是,冯谖用这十万钱买酒买牛,号召凡是欠孟尝君钱的人,无论是能还利息的,还是还不上利息的,都带着借钱的契约前来集会。冯谖招待大家吃喝,在

  • 史记新读:齐国名相(1)
    史记新读:齐国名相(1)

    大国的强盛,离不开肱骨之臣的努力。为了齐国的强大,他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是他们造就了东方大国的荣耀。知音鲍叔牙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与鲍叔牙交往甚密,因而鲍叔牙知道他贤明且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受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