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史记新读:汉相逸事(7)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史记新读

史记新读:汉相逸事(7)

幸运的丞相

丞相匡衡是东海人。他好读书,曾经跟随五经博士学习《诗经》。他家境贫寒,要靠给人做雇工耕田来养家糊口。晚上,因为家里穷,点不起蜡烛,他就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借用邻居家的烛光看书。他才能也不高,多次参加朝廷选拔人才的考试,但是都没考中,等考到第九次时才勉强考中了丙科。虽然多次应考不中,但是屡次的读书让他对经书非常谙熟。后来,他补官为平原郡文学卒史。这样又过了好几年,他的人缘一般,郡里的人都看不起他。正当这时,御史征调他进京,以候补百石官属的身份被荐举做郎官,补为博士,拜为太子少傅,侍奉孝元帝。孝元帝喜欢《诗经》,就升任匡衡为光禄勋,让他住在皇宫里担任自己的老师,教授皇帝的侍臣。皇帝也时常坐在他的身边听讲,对他宠幸有加。他的地位也就一天比一天高贵起来。御史大夫郑弘因为犯法被免官,匡衡就继任为御史大夫。一年多之后,韦玄成丞相逝世,匡衡又继任为丞相,被封为乐安侯。在十年之间,他不出长安城门而官至丞相,可以说他是汉代官吏中少有的幸运儿。

精选推荐

  • 史记新读:治世能臣(17)
    史记新读:治世能臣(17)

    赵王知道主父偃手中握有自己的把柄,害怕他日后揭发自己,就趁他出关为齐相之机,上书告发主父偃私受诸侯的贿赂。齐王自杀后,武帝才得知此事,武帝大怒,认为是主父偃威胁齐王自杀的,就把他逮捕审问。主父偃承认接受诸侯贿赂,但不

  • 史记新读:治世能臣(10)
    史记新读:治世能臣(10)

    又一次,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的玉环,被人抓到。文帝很生气,交给廷尉治罪。西汉法律中规定,偷窃宗庙的珍宝、服饰、器物的人,判处斩首示众的“弃市”刑罚。张释之就按照法律判处了死刑。文帝听说后,勃然大怒,说:“这个贼无法无

  • 史记新读:治世能臣(8)
    史记新读:治世能臣(8)

    杜周治理政事与减宣相类似,但是他处事慎重迟缓,外表宽松,内心苛刻。减宣当左内史时,杜周为廷尉,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皇上想要排挤的,就趁机加以陷害;皇上想要宽释的,就长期囚禁待审,替他申诉冤情。他的门客

  • 史记新读:治世能臣(5)
    史记新读:治世能臣(5)

    这样,从三公九卿到平民百姓,都指责张汤。但是,武帝却十分倚重张汤,张汤曾经生病,天子还亲自前去看望慰问。皇帝的支持匈奴经不住汉军打击,来汉朝请求和亲,群臣都到天子跟前议论此事。博士狄山认为和亲有利。皇上就问他有什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