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旧五代史白话文:孔谦传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旧五代史白话文

旧五代史白话文:孔谦传

孔谦,庄宗同光初年,任租庸副使。孔谦原是州中能干的小吏,远从天..十二年(915),皇帝平定魏博,会计都委托给他管理。孔谦能曲意服侍权贵要人,为他们效劳。皇帝把钱财事务交给他,他设法收敛搜刮,七八年间,军储充足。皇帝在邺城即位,孔谦已应当任租庸使,舆论认为孔谦虽然有经营供应钱财的功劳,但他地位还卑微,不应突然让他担当重任。枢密使郭崇韬推举魏博观察判官张宪为租庸使,任孔谦为副使,孔谦郁郁不乐有很长一段时间。

皇帝平定汴梁后,孔谦直接从魏州赶到天子所在地,对郭崇韬说:“魏都是重要的地方,必须要有大臣弹压,按我的想法,非张宪不可。”郭崇韬觉得是忠告,便上奏任张宪为邺都副留守,命宰臣豆卢革专判租庸。孔谦更加失望。于是寻找豆卢革的过失。这时豆卢革以手书趁便借了几十万库钱,孔谦拿手书给郭崇韬看,并稍微暗示豆卢革。豆卢革害怕了,上表章请郭崇韬专管此事,郭崇韬也辞让回避。皇帝问“:应当委任哪个人才可以呢?”郭崇韬说“:孔谦虽然很长时间掌管钱货,然而大家的议论认为他不能担当这个大任,以我的意见,应委任张宪更好。”皇帝催促快点征召他。张宪生性精细明辨,受到趋炎附势的人的妒忌,人们不愿接受他。孔谦乘机对豆卢革说:“租庸钱谷,都在眼前,委任一个小吏就可办理。邺都是根本之地,不可轻易交付一个人。兴唐尹王正言没有有用之才,徒然有操行,诏书既然征召张宪,又用什么人代替他留守邺都?”豆卢革对郭崇韬说到此事,郭崇韬说:“邺都各部门的众官员,都是主上的旧人,委任王正言有什么担心办不好?”豆卢革说“:都是失策,假设不得已,就任王正言掌管租庸,和大臣一起谋划,或许可以办好,若任命他掌管一个方面,一定会坏了事。”孔谦觉得王正言既无德也无功勋,懦弱而容易控制,说:“这种安排比较合适。”然而也不是他的心愿。接着他又寻找王正言的过失,哭着告诉郭崇韬,用厚礼贿赂宦官、伶人,以求任租庸正使,人们知道他奸诈谄媚,阻止他,于是孔谦上表章请求退职。皇帝对他逃避的行为很愤怒,将要依法惩处,伶人景进在皇帝跟前劝解后才作罢。王正言得了风病,恍恍惚惚的,不能治理三司的事务。景进多次对皇帝说这事,于是任王正言守礼部尚书,任孔谦为租庸使。

孔谦因为国家财务支出不足,上奏说“:各道的判官人数过多,请只设置节度、观察、判官、书记、支使、推官各一人,留守设置判官各一人,三京府设判官、推官,其余的一并罢免俸钱。”又上奏说:“百官的俸钱虽然多,折合支出不合实数,请减半数,都支付实钱。”一并同意了他的办法。没多久,半年俸钱又从虚数折合。

精选推荐

  • 旧五代史白话文:张居翰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张居翰传

    张居翰,字德卿。咸通初年,掖廷令张从玫收养为子,以荫庇当官。中和三年(883),从容管监军判官入朝廷任学士院判官,迁任枢密承旨、内府令,赐绯色衣。唐昭宗在华下,越级任命为内常侍,外出监察幽州军事,任期满后下诏召回,节度使刘仁

  • 旧五代史白话文:罗贯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罗贯传

    罗贯,不知是哪里人。进士及第,历任台省辟,自礼部员外郎任为河南县令。罗贯的为人强硬刚直,正身守法,不避权贵。当时宦官伶人掌权,凡是向罗贯请托的书信,堆满桌子,全无回音,都拿给郭崇韬看,并且报告这些事,因此身边的人总是说罗贯

  • 旧五代史白话文:李严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李严传

    李严,幽州人,原名让坤。起初在燕地当官,任刺史,涉猎书籍,弓马娴熟,有辩论口才,多游艺,以功名自许。同光年中,任客省使,奉命出使到蜀地,与王衍相见时,行使者的礼节。在笏记中详细叙述庄宗复兴唐朝之功,其中的警句说:“才过汶水,就在马

  • 旧五代史白话文:王正言传
    旧五代史白话文:王正言传

    王正言,郓州人。父亲王志,任济陰令。王正言早年丧父贫穷,跟从和尚学佛,擅长写诗,密州刺史贺德伦令他还俗,担任郡职。贺德伦镇守青州,推举他为推官,贺德伦移镇魏州后,王正言改任观察判官。庄宗平定魏博后,王正言仍任旧职,小心谨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