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南史白话文:顾野王传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南史白话文

南史白话文:顾野王传

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祖父顾子乔,曾任梁东中郎将武陵王府参军事。父亲顾火亘,是信威将军临贺王的记室,兼本郡五官掾,以通儒学而知名于世。

顾野王幼时便很好学,七岁读五经,便能读懂大致意思。九岁能写文章。他曾写了一篇《日赋》,领军朱异见后认为他是奇才。十二岁,野王随父亲到建安,撰写了《建安地记》两篇。长大后,他遍读经史,精心记识,天文地理、卜筮、观天相、虫篆奇字,无所不通。他曾任临贺王府记室。后来宣城王任扬州刺史,顾野王与琅笽人王褒一起为宾客,宣城王很爱顾野王的才华。顾野王还很擅长画画,宣城王在东府建书斋,让野王画古代贤人,让王褒写赞颂之辞,当时人称此为“二绝”。

侯景之乱时,顾野王因父丧回到家乡吴郡守丧。他在乡里招募民众,随义军救援都城。顾野王一向清瘦体弱,身高只有六尺,又因居丧过于悲痛,身体像是禁不住这样的哀伤;可是当他手持兵器,身披盔甲上阵,陈述君臣之义、逆与顺的道理时,慷慨陈词,正言厉色,见到的人都觉得他十分气壮。后来京城被攻破,他逃回了会稽。

陈天嘉年间(560~566),皇帝下令补顾野王为撰史学士。太建年间(569~582),顾野王为太子率更令,不久任大著作,掌管国史,知梁史事。后来他又任黄门侍郎,光禄卿,知五礼事。死后,追赠为秘书监,右卫将军。

顾野王年轻时以勤奋好学、性情淳厚而闻名,对各种事物没有过分溢美之辞而失其本色。看他的模样,好像不善言辞,但他振奋精神,尽力去干事时,却是别人所比不上的。他的著作有《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十卷,《分野枢要》一卷,《续洞冥记》一卷,《玄象表》一卷,在当时都很流行。他还撰写了《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纪传》二百卷,但未写完就去世了。他有文集二十卷。

精选推荐

  • 南史白话文:顾野王传
    南史白话文:顾野王传

    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祖父顾子乔,曾任梁东中郎将武陵王府参军事。父亲顾火亘,是信威将军临贺王的记室,兼本郡五官掾,以通儒学而知名于世。顾野王幼时便很好学,七岁读五经,便能读懂大致意思。九岁能写文章。他曾写了一篇《

  • 南史白话文:吴明彻传
    南史白话文:吴明彻传

    吴明彻,字通火召,秦郡人。父亲吴树,在梁朝任右军将军。吴明彻自幼父亲去世,他本性非常孝顺。十四岁时,有感于父亲的坟墓尚未修建,家里又贫困难以拿出钱来,便勤于耕种。当时天旱,禾苗枯焦,吴明彻非常伤心,每天到田里大哭,抬头向苍

  • 南史白话文:杜僧明传
    南史白话文:杜僧明传

    杜僧明字弘照,是广陵临泽人。他形体矮小,却很有胆量,善于骑射。梁朝大同年间(535~546),卢安兴任新州刺史、南江督护,杜僧明和他的哥哥杜天合以及周文育一起被卢安兴奏请朝廷,同往赴任。杜僧明因为连续征讨俚、獠人而立有战功

  • 南史白话文:长沙王陈叔坚传
    南史白话文:长沙王陈叔坚传

    长沙王陈叔坚字子成,是陈宣帝的第四个儿子。他母亲原是吴郡中一位开酒店人家的婢女,会看相的人说她必当生下贵子。宣帝地位低下的时候,因为饮酒和她私通,生下了陈叔坚。他富贵之后,召来婢女拜为淑仪。陈叔坚最小而又厉害,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