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战国策:秦王与中期争论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战国策

战国策:秦王与中期争论

【提要】

伴君如伴虎,对于拥有一国政治、经济、军事极权乃至生杀特权的君王来说,谋臣们实际上都是弱者,除了智谋和口才之外,谋臣们一无所有。从下面的故事可以看出谋臣们的生死命运往往掌握在君王的一喜一怒之间。

【原文】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秦王因不罪。

【译文】

秦昭王与大臣中期争论,结果昭王理屈辞穷,不由勃然大怒,中期却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地离开。有人替中期向昭王分辩道:“中期可真是个直言无忌的人,幸亏碰到贤明的君主,如果生在夏桀、商纣之世,必无幸免。”秦王一听,怒气顿消,竟然没有怪罪中期。

【评析】

替中期辩解的大臣实在是一个具有上乘口才的人物。他知道直接向秦王求情,可能会给秦王火上添油,而如果采用迂回曲线式的说话方式,以赞扬的口吻来对秦王说话,秦王肯定喜欢听。这样看似在褒扬秦王是个明君,实际上是在告诫秦王不要作夏桀、商纣,如此一来,任何一个君王都不敢胡来。

我们在说话前一定要对如何说话深思熟虑,如果不择方式的瞎说,或者不考虑受众而采取普通说话方式,那都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还不如不说。

精选推荐

  • 战国策:或为六国说秦王
    战国策:或为六国说秦王

    【提要】凡是称王称霸的,都会成为众矢之的。说客从战国初期各个霸主的更替、兴衰指明作天下霸主的危机和后患,以说服秦国牢记教训、打消称霸的野心。【原文】或为六国说秦王曰:“土广不足以为安,人众不足以为强。若土广者

  • 战国策:顷襄王二十年
    战国策:顷襄王二十年

    【提要】《战国策》不仅是口才与谋略宝典,而且也是外交宝典。古往今来的外交家们都从中吸收到无数智慧和经验,对于如何建立国际联盟、如何化解大国间危机、如何剖析和预测各个国家的利害和连锁反应等等外交知识和技能,都

  • 战国策:秦攻邯郸
    战国策:秦攻邯郸

    【提要】能够预测即将发生的祸患,并且提前想好应对策略,是做人成熟的标志。秦将王稽不纳善言、不安抚可能生变之人,结果使自己惨遭横祸。【原文】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谓王稽曰:“君何不赐军吏乎?”王稽曰:“吾与王也,不用

  • 战国策:应侯失韩之汝南
    战国策:应侯失韩之汝南

    【提要】君臣之间不乏有趣的故事,我们看看范睢是如何“编故事”而秦昭王又是如何投石问路的。【原文】应侯失韩之汝南,秦昭王谓应侯曰:“君亡国,其忧乎?”应侯曰:“臣不忧。”王曰:“何也?”曰:“梁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