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启蒙教育

古代故事:孺子可教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古代故事

古代故事:孺子可教

《史记•留侯世家》中讲了一个张良敬老的故事。张良,原姓姬,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公元前230年,秦国灭掉韩国,张良因此与秦国结下深仇大恨。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没有成功,遭到通缉,于是张良就改名换姓,逃到下邳(pī)躲藏。

一天,张良悠闲地在下邳桥上散步,有一位穿着粗麻衣服的老人,走到张良面前,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张良心下纳闷,紧接着听到老人喊他:“小子,去给我把鞋子捡上来!”张良非常恼怒,但他念及老者年纪大了,便忍气吞声地到桥下捡鞋。鞋捡上来了,没想到老人又冲着张良伸出脚,说:“给我穿上鞋!”张良心想:好人做到底,既然已帮他把鞋捡上来了,也就跪着替他穿上鞋。老人穿上鞋,站起身大笑而去。张良感到惊讶,目送老人离去。老人离开了约一里远,又返回来说:“真是孺子可教啊!五天后天一亮在此地等我。”张良心想这老者是个奇人,必有来历,于是恭恭敬敬地答应下来。

五天后的黎明,张良依约前往。但老人已先等在那里了,他生气地说:“跟老人家有约,却迟到了,五天后同一时间,你再来这里。”又过了五天,公鸡刚啼叫,张良就赶紧穿衣出发,等到桥头一看,老人还是先到了。老者十分气愤,对张良说:“又迟到了,五天后你再来。”五天后,还没到半夜张良就到桥头等候。不久,老人也来了,见张良早他到达,很高兴,说:“年轻人就该这样。”随即拿出一本书,说:“这本书读了就可以做君王的老师。十年后就可以发迹。十三年后,年轻人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没有再说其它话就离开了,从此以后张良没有再见过这位老人。等天亮一看,原来老人送的书是《太公兵法》,张良就常常研读它。

相传《太公兵法》是姜子牙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后所写的兵书。张良后来果真利用书中的兵法,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

智慧小语:张良的敬老尊贤与持之以恒的态度,为自己赢得了信任与赏识,也正因为他怀着恭敬之心去研读老者所授之书,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精髓,并因此受益。

精选推荐

  • 古代故事:孺子可教
    古代故事:孺子可教

    《史记•留侯世家》中讲了一个张良敬老的故事。张良,原姓姬,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公元前230年,秦国灭掉韩国,张良因此与秦国结下深仇大恨。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没有成功,遭到通缉,于是

  • 古代故事:曾参养志
    古代故事:曾参养志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从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称乡里。孔子将“孝道”的学问传述给他,在《孝经》当中,与曾子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开解无遗。孔子嘱托曾子一定要把孝道发扬光大,可见曾子的孝

  • 古代故事:一枕黄粱
    古代故事:一枕黄粱

    有一个书生非常贫困,在旅店里向一个道士哭诉自己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如何如何的痛苦。道士就给他一个枕头,说:“这没什么,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吧。”结果,他睡着之后梦到自己娶了妻子,生了五个孩子,进京考中进士,后来还当了宰相。

  • 古代故事:司马光警枕励志
    古代故事: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他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轻轻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