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易经书籍

易传:系辞传上·第四章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易传

易传:系辞传上·第四章

【原文】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译文】

易理准则于天地,所以能包括统贯天地间一切的道理。上则观察天上日月星辰的文采,下则观察大地山河动植的理则,所以知道昼夜光明幽晦的道理。追原万事万物的始终,故知死生终始循环的道理。精神气质合则构成万物,灵魂是生命的泉源,它是随着生老病死而变化的,由是我们可以探知鬼神的情态。《易》与天地之道相似,故不违背。能周知万物的情态,而其道义足以匡济天下,故能致用而不超过。能遍行天下而未有流弊,通易道者能乐行天道之所当然,知天命之造化,故无忧。安于所处之境,而敦行仁道,故能泛爱天下。能范围包括天地一切的变化,而不会有过失;能微曲成全万物,而不会有遗漏;能通明于昼夜、陰陽的道理,而尽知其道。所以神的奥妙难测,是无方所可推求的;易理的周知宇宙,也不可以一曲之体讨论的。

精选推荐

  • 易传:系辞传上·第五章
    易传:系辞传上·第五章

    【原文】一陰一陽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

  • 易传:象传下·涣
    易传:象传下·涣

    【原文】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初六之吉,顺也。涣奔其机,得愿也。涣其躬,志在外也。涣其群元吉,光大也。王居无咎,正位也。涣其血,远害也。 【译文】《涣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巽(风)上,为风行水上之表象,象征涣散、离散。

  • 易传:象传下·节
    易传:象传下·节

    【原文】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不出户庭,知通塞也。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不节之嗟,又谁咎也?安节之亨,承上道也。甘节之吉,居位中也。苦节贞凶,其道穷也。【译文】《泽卦》的卦象是兑(泽)下坎(水)上为泽上有水之表象,象

  • 易传:象传下·归妹
    易传:象传下·归妹

    【原文】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归妹以须,未当也。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译文】《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