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易经书籍

周易注:下经咸传卷四 晋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周易注

周易注:下经咸传卷四 晋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1)。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2)。

【注释】(1)凡言“上行”者,所以在贵也。(2)康,美之名也。顺以著明,臣之道也。“柔进而上行”,物所与也。故得锡马而蕃庶。以“讼受服”,则“终朝三褫”。柔进受宠,则“一昼三接”也。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1)。

【注释】(1)以顺著明,自显之道。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1)。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2)。

【注释】(1)处顺之初,应明之始,明顺之德,於斯将隆。进明退顺,不失其正,故曰“晋如、摧如、贞吉”也。处卦之始,功业未著,物未之信,故曰“罔孚”。方践卦始,未至履位,以此为足,自丧其长者也。故必“裕”之,然后“无咎”。 (2)未得履位,“未受命也”。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1)。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注释】(1)进而无应,其德不昭,故曰“晋如愁如”。居中得位,履顺而正,不以无应而回其志,处晦能致其诚者也。修德以斯,闻乎幽昧,得正之吉也,故曰“贞吉”。“母”者,处内而成德者也。“鸣鹤在陰”,则“其子和”,之立诚於暗,暗亦应之,故其初“愁如”。履贞不回,则乃受兹大福于其王母也。

六三:众允,悔亡(1)。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注释】(1)处非其位,悔也。志在上行,与众同信,顺而丽明,故得“悔亡”也。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1)。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注释】(1)履非其位,上承於五,下据三陰,履非其位。又负且乘,无业可安,志无所据,以斯为进,正之危也。进如鼫鼠,无所守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1)。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注释】(1)柔得尊位,陰为明主,能不用察,不代下任也。故虽不当位,能消其悔。“失得勿恤”,各有其司,术斯以往,“无不利”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1)。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注释】(1)处进之极,过明之中,明将夷焉,已在乎角,在犹进之,非亢如何?失夫道化无为之事,必须攻伐,然后服邑,危乃得吉,吉乃无咎。用斯为正,亦以贱矣。

精选推荐

  • 周易注:下经咸传卷四 恒
    周易注:下经咸传卷四 恒

    恒:亨,无咎,利贞(1)。利有攸往(2)。【注释】(1)恒而亨,以济三事也。恒之为道,亨乃“无咎”也。恒通无咎,乃利正也。(2)各得所恒,修其常道,终则有始,往而无违,故“利有攸往”也。《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1),雷风相与(2),巽而动

  • 周易注:上经随传卷三 坎
    周易注:上经随传卷三 坎

    习坎(1):有孚,维心亨(2),行有尚(3)。【注释】(1)“坎”,险陷之名也。“习”谓便习之。(2)刚正在内,“有孚”者也。陽不外发而在乎内,“心亨”者也。(3)内亨外暗,内刚外顺,以此行险,“行有尚”也。《彖》曰:“习坎”,重险也(1)。

  • 周易注:上经随传卷三 大畜
    周易注:上经随传卷三 大畜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1)。刚上而尚贤(2),能止健,大正也(3)。“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4)。【注释】(1)凡牧既厌而退者,弱也;既荣而陨者,薄也。夫能“辉

  • 周易注:上经随传卷三 无妄
    周易注:上经随传卷三 无妄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於内(1)。动而健(2),刚中而应(3),大亨以正,天之命也(4)。“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5)!【注释】(1)谓震也。(2)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