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草部  黄芩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草部  黄芩

【释名】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

1、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随季节而不同。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一天服三次。一月后病愈。久服使人健壮。

2、胸部积热。用黄芩、黄连、黄蘖,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此方名“三补丸”。

3、肤热如火烧,骨蒸(结核)痰嗽等。用黄芩一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一次服下。

4、肝热生翳。用黄芩一两、淡豉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以熟猪肝裹着吃,温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酒、面。

5、吐血、鼻血、下血。黄芩一两,研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和渣一起温服。

6、血淋热痛。用黄芩一两,水煎,热服。

7、妇女绝经期的年龄已过,仍有月经或月经过多。用黄芩心二两,浸淘米水中七天,取出炙干再浸,如此七次,研细,加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8、安胎清热。用芩、白术,等分为末,调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磅下。药中加神曲亦可。

9、产后血渴,饮水不止。用黄芩、麦门冬,等分为末,水煎,温服。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草部  三七
    本草纲目:草部  三七

    【释名】山漆、金不换。【气味】(根)甘、微苦、温、无毒。【主治】1、吐血、咳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2、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3、大肠下血。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服。三服可愈。4、

  • 本草纲目:草部  白头翁
    本草纲目:草部  白头翁

    【释名】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气味】(根)苦、温、无毒。【主治】1、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可加甘草、阿胶各二两。2、下痢咽痛

  • 本草纲目:草部  紫参
    本草纲目:草部  紫参

    【释名】牡蒙、童肠、马行、众戎、五鸟花。【气味】(根)苦、寒、无毒。【主治】1、下痢。用紫参半斤,加水五升,煎成二升。再加入甘草二两,煎至半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紫参汤”。2、吐血不止。用紫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

  • 本草纲目:草部  丹参
    本草纲目:草部  丹参

    【释名】赤参、山参、郗蝉草、木羊乳、逐马、奔马草。【气味】(根)苦、微寒、无毒。【主治】1、月经不调,产前胎动,产后恶血不下,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疼等症。用丹参洗净,切片,晒干,研细。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此方称“丹参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