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草部  车前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草部  车前

【释名】当道、浮以、马昔、牛遗、牛舌、车轮草、地衣、蛤蟆衣。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1、血淋作痛。用车前子晒干研细,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送下。

2、老人淋病(身体发热)。用车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常服此方,亦可明目。

3、妊妇热淋。用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4、容易小产,用车前子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不饮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5、陰囊冷痛。肿满即成险症,用车前子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6、久患内障。用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常服有效。

7、补虚明目(肝肾均虚,眼发黑共,或生障翳,迎风流泪)。用车前子、熟地黄(酒蒸后火焙)各三两,菟丝子(酒浸)五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驻景丸”。

8、小便不通。用车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叶汁。

9、小便尿血。用车前草捣汁五合,空心服。

10、鼻血不止。用车前叶捣汁饮下。

11、刀作。用车前叶捣烂敷伤处。

12、湿气腰痛。和车前叶连根七棵、葱白连须七棵,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13、喉痹、乳蛾。用车前草、凤尾草捣烂,加霜梅肉少许煮酒,共研取汁。鸡乞求蘸取刷喉。

14、两眼红痛。用车前草汗调眩硝末,临星时涂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15、目翳初起。用车前叶、敬杨叶等分,揉出汁,裹入两层桑叶中,悬陰处一夜。次日打开桑叶,以汁点眼。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草部  蜀羊泉
    本草纲目:草部  蜀羊泉

    【释名】羊泉、羊饴、漆姑草。【气味】苦、微寒、无毒。【主治】1、黄疸。用蜀羊泉的把,捣汁和酒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见效。2、漆疮。用蜀羊泉捣烂涂搽。漆姑之名,由此而来。

  • 本草纲目:草部  麦门冬
    本草纲目:草部  麦门冬

    【释名】亦名冬、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草、阶前草。【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1、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泡麦门冬二两,过一夜,麦门冬去心、捣烂,加黄连(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后服。

  • 本草纲目:草部  萱草
    本草纲目:草部  萱草

    【释名】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气味】(苗、花)甘、凉、无毒。【主治】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3、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

  • 本草纲目:草部  淡竹叶
    本草纲目:草部  淡竹叶

    【释名】根名碎骨子。【气味】甘、寒、无毒。【主治】(叶)去烦热,利小便,消心。(根)堕胎、催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