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木部  肥筇荚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木部  肥筇荚

【气味】(荚)辛、温、微毒。

【主治】

1、肠风下血。用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研为末,加糊调成丸子,陈米汤送下。

2、下痢噤口。用肥皂荚一枚,以盐填实,烧存性,研为末。取少许放入白米稀饭内吃下,有效。

3、风虚牙肿。用独子肥皂,以盐填实,烧存性,研末涂搽。亦可加樟脑少许。

4、头耳诸疮、眉癣。用肥皂(煅存性)一钱、枯矾一分,研匀,调香油涂搽。

5、小儿头疮出脓。用肥皂烧存性,加入腻粉,调麻油涂搽。

6、瘌痢头疮。用独核肥皂,去核,填入沙糖,加巴豆二枚,扎稳,盐泥包好,煅存性,去泥留药,再加槟榔、轻粉五、七分,研匀,以香油调涂。涂药前,先用荚灰浸汁洗头,然后用温水再洗一次,揩干后涂药。

7、癣疮。用川槿皮煎汤,以肥皂(去核及内膜)浸汤中,时时搽癣。

8、陰颈湿痒。用肥皂一个,烧存性,调香油涂搽。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木部  柳
    本草纲目:木部  柳

    【释名】小杨、杨柳。【气味】柳华:苦、寒、无毒。柳叶:苦、寒、无毒。枝及根白皮:苦、寒、无毒。【主治】柳华:1、吐血咯血。用柳絮烙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2、刀伤血出。用柳絮包敷即可。3脸上脓疮。用柳絮、腻粉等分,

  • 本草纲目:木部  水杨
    本草纲目:木部  水杨

    【释名】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气味】苦、平、无毒。【主治】1、赤白痢。用水杨枝叶捣汁一升服。一天服两次。2、痘毒不发,用水杨枝叶五斤,煎汤温浴,水冷换热,痘疮逐渐行浆贯满。如不满,可多浴几次,力弱者,只

  • 本草纲目:木部  白杨
    本草纲目:木部  白杨

    【释名】独摇。【气味】(木皮)苦、寒、无毒。【主治】煎汤日饮,止孕痢;煎醋含漱,止牙前;煎浆水加盐含漱,治口疮,煎水酿酒,消瘿气。

  • 本草纲目:木部  乌木
    本草纲目:木部  乌木

    【释名】乌木、乌文木。【气味】甘、咸、平、无毒。【主治】解毒,亦治霍乱吐利。取木片研为末,温酒冲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