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谷部  稻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谷部  稻

【释名】名杜、糯。(本草所指的稻,去指糯而言)。

【气味】淘糯米水:甘、凉、无毒。稻米:苦、温、无毒(一说味甘)。

【主治】

稻米:

1、霍乱烦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2、消渴饮水。治方同上。

3、下痢禁口。用糯谷一程序,炒出白花,去壳,以姜汁拌湿,再炒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三服即可止痢。

4、鼻血不止。用糯米微炒黄,研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同时少许入鼻中。此方名“独圣散”。

5、自汗不止。用糯米、小麦麸同炒,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或煮猪肉蘸末食。

6、白带。用糙糯米、花椒等分,炒为末,加醋、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饭前服,醋汤送下。

7、胎动不安,下黄水。用糯米一合,黄芪、芎穷各五钱,加水一升煎成八合,分次服。

8、腰痛虚寒。用糯米二升,炒热装袋中,拴靠在腰痛处。另以八角茴香研酒内服。

淘糯米水:益气,止烦渴霍乱,解毒。

糯稻花:陰干后供擦牙、乌须的配方使用。

稻秆:

1、消渴饮水。取稻秆中心烧灰,每以开水泡灰一合,澄清后饮下。

2、喉痹肿痛。用稻草烧取墨烟,醋调吹鼻中或灌入喉中,吐出痰涎即愈。

3、下血成痔。用稻秆烧灰淋汁,热浸洗三、五度,可愈。

4、汤火伤。用稻秆灰冷水中淘七遍,带湿摊伤处,药干即换。若是湿疮,则将稻秆灰淘后焙干,加油调涂。三、五次可愈。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谷部  大麻
    本草纲目:谷部  大麻

    【释名】火麻、黄麻、汉麻。雄者牡麻,雌者名苴麻、苎麻。花名麻麻勃。麻勃即大麻的花。【气味】麻勃:辛、温、无毒。麻:辛、平、有毒。大麻叶:辛、有毒。【主治】麻勃(大麻的花):1、记忆力衰退。用初秋收取的麻勃一升、有参

  • 本草纲目:土部  百草霜
    本草纲目:土部  百草霜

    【释名】木柴灶的灶门口,外额上,是烟火从灶里出来的必经之路。因之,灶门边、灶额上往往结成一层黑霜,这就是百草。【气味】辛、湿、无毒。【主治】1、流鼻血不止。用百草霜末吹入鼻孔,血立止。2、吐血。用百划霜末二钱,糯米

  • 本草纲目:土部  烟胶
    本草纲目:土部  烟胶

    【释名】胶是熏消牛皮的灶上黑土及烧瓦窑上的黑土。【主治】1、牛皮血癣。用烟胶三钱、寒水石三钱、白矾三钱、花椒一钱半,共研为末,腊猪油调搽。2、消渴引饮。用瓦窑突上的干烟胶半斤研末,加生姜四两,共捣碎,装入绢袋,放进

  • 本草纲目:土部  土墼
    本草纲目:土部  土墼

    【释名】墼,音急。亦名煤赭。这是烧石灰窑中流结的土渣。质轻,色赭。【主治】1、治妇女鳖瘕(肿起如盘,不能躺卧,好象有鳖伏在身上一般),头上诸疮,红肿痰核等。用土研成细末,调菜油涂搽。肿渐消去,或破口流脓,病自痊愈。2、治头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