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谷部 豌豆
【释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
【气味】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痈肿痘疮。
上一篇:本草纲目:谷部 绿豆
下一篇:本草纲目:谷部 蚕豆
【释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
【气味】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痈肿痘疮。
上一篇:本草纲目:谷部 绿豆
下一篇:本草纲目:谷部 蚕豆
【释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气味】甘、微辛、平、无毒。【主治】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痈肿痘疮。
【气味】甘、温、无毒【主治】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研末,调热水,涂痘后痈。
【释名】解蠡、芑实、莘米、回回米、薏珠子。【气味】(仁、根)甘、微寒、无毒【主治】1、风湿身疼,日暮加剧。用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2、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研细,以水滤取
【释名】米囊子、御米、象谷。【气味】(米)甘、平、无毒。(壳)酸、涩、微寒、无毒。【主治】1、反胃吐食。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三合,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少许,和匀分服。2、赤白痢。用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