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黄帝内经白话文:皇帝内经之素问 原文+白话文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黄帝内经白话文

黄帝内经白话文:皇帝内经之素问 原文+白话文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皇帝内经之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帝道:有的病人,四肢发热,遇到风寒,热得更加厉害,如同炙于火上一般,这是什麽原因呢?岐伯回答说:这是由于陰气少而陽气胜,所以发热而烦闷。黄帝说:有的人穿的衣服并不单薄,也没有为寒邪所中,却总觉得寒气从内而生,这是什麽原因呢?岐伯说:是由于这种人多痹气,陽气少而陰气多,所以经常感觉身体发冷,象从冷水中出来一样。

黄帝说:有的人四肢发热,一遇到风寒,便觉得身如热火熏炙一样,这是什麽原因呢?岐伯说:这种人多因素体陰虚而陽气胜。四肢属陽,风邪也属陽,属陽的四肢感受属陽的风邪,是两陽相并,则陽气更加亢盛,陽气益盛则陰气日益虚少,至衰少的陰气不能熄灭旺盛的陽火,形成了陽气独旺的局面。现洋气独旺,便不能生长,因陽气独生而生机停止。所以这种四肢热逢风而热的如炙如火的,其人必然肌肉逐渐消瘦。

黄帝说:有的人身体寒凉,虽进汤火不能使之热,多穿衣服也不能使之温,但却不恶寒战栗,这是什麽病呢?岐伯说:这种人平素即肾水之气盛,又经常接近水湿,致水寒之气偏盛,而太陽之陽气偏衰,太陽之陽气衰则肾之枯竭不长。肾是水脏,主生长骨髓,肾脂不生则骨髓不能充满,故寒冷至骨。其所以不能战栗,是因为肝是一陽,心是二陽,一个独陰的肾水,胜不过心肝二陽之火,所以虽寒冷,但不战栗,这种病叫“骨痹”,病人必骨节拘挛。

黄帝说:有的人皮肉麻木沉重,虽穿上棉衣,仍然如故,这是什麽病呢?岐伯说:这是由于营气虚而卫气实所致。营气虚弱则皮肉麻木不仁,又不能举动,所以皮肉更加麻木沉重。若人的形体与内脏的神志不能相互为用,就要死亡。

黄帝说:人病气逆,有的不能安卧而呼吸有声;有的不能安卧而呼吸无声;有的起居如常而呼吸有声;有的能够安卧,行动则气喘;有的不能安卧,也不能行动而气喘;有的不能安卧,卧则气喘。是哪些脏腑发病,使之这样呢?我想知道是什麽缘故。岐伯说:不能安卧而呼吸有声的,是陽明经脉之气上逆。足三陽的经脉,从头到足,都是下行的,现在足陽明经脉之气上逆而行,所以呼吸不利而有声。陽明是胃脉,胃是六腑之海,胃气亦以下行为顺,若陽明经脉之气逆,胃气便不得循常道而下行,所以不能平卧。《下经》曾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这个意思。若起居如常而呼吸有声的,这是由于肺之脉络不顺,络脉不能随着经脉之气上下,故其气留置于经脉而不行于络脉。但络脉生病是比较轻微的,所以虽呼吸不利有声,但起居如常。若不能安卧,卧则气喘的,是由于水气侵犯所致。水气是循着津液流行的道路而流动的。肾是水脏,主持津液,如肾病不能主水,水气上逆而犯肺,则人即不能平卧而气喘。黄帝说:好。

附原文:

黄帝问曰:人身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曰:陰气少而陽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陽气少,陰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帝曰:人有四支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陰气虚,陽气盛。四支者,陽也。两陽相得,而陰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陽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陽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肾孤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财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

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藏使然?愿闻其故。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陽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陽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得。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帝曰:善!

精选推荐

  • 黄帝内经白话文:皇帝内经之素问 白话文+原文(疟论篇第三十五)
    黄帝内经白话文:皇帝内经之素问 白话

    皇帝内经之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黄帝问道:一般来说,疟疾都由于感受了风邪而引起,他的修作有一定时间,这是什麽道理?岐伯回答说:疟疾开始发作的时候,先起于毫毛竖立,继而四体不舒,欲的引伸,呵欠连连,乃至寒冷发抖,下颌鼓动,腰脊疼痛;及

  • 黄帝内经白话文:皇帝内经之素问 全文+译文(刺热篇第三十二)
    黄帝内经白话文:皇帝内经之素问 全文+

    皇帝内经之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肝脏发生热病,先出现小便黄,腹痛,多卧,身发热。当气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狂言惊骇,胁部满痛,手足躁扰不得安卧;逢到庚辛日,则因木受金克而病重,若逢甲已日木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将在庚辛日死亡。

  • 黄帝内经白话文:皇帝内经之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黄帝内经白话文:皇帝内经之素问(阳明脉

    皇帝内经之素问(陽明脉解篇第三十)黄帝问道:足陽明的经脉发生病变,恶见人与火,听到木器响动的声音就受惊,但听到敲打钟鼓的声音却不为惊动。为什麽听到木音就惊惕?我希望听听其中道理。岐伯说:足陽明是胃的经脉,属土。所以听到

  • 黄帝内经白话文:皇帝内经之素问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黄帝内经白话文:皇帝内经之素问 太阴

    皇帝内经之素问太陰陽明论篇第二十九黄帝问道:太陰、陽明两经,互为表里,是脾胃所属的经脉,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麽道理?岐伯回答说:太陰属陰经,陽明属陽经,两经循行的部位不同,四时的虚实顺逆不同,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原因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