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肘后备急方:治服散卒发动困#43笃方第二十二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治服散卒发动困#43笃方第二十二

治服散卒发动困#43笃方第二十二

凡服五石护命更生及锺乳寒食之散,失将和节度,皆致发动其病,无所不为,若发起仓卒,不以渐而至者,皆是散势也,宜及时救解之,若四肢身外有诸一切痛违常者。

皆即冷水洗数百遍,热有所衝,水渍布巾,随以搨之。又水渍冷石以熨之,行饮暖酒,逍遥起行。

若心腹内有诸一切疾痛违常,烦闷惛恍者,急解之,取冷,热取温 酒饮一二升,渐渐稍进,觉小宽更进冷食,其心痛者,最急,若肉冷,口已襟,但折齿下热酒差。

若腹内有结坚热癖使众疾者,急下之。

栀子十四枚,豉五合,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之。热甚已发疮者,加黄芩二两。

癖食犹不消,恶食畏冷者更下。

好大黄末半升,芒消半升,甘草二两,半夏、黄芩、芫花各一分,捣为散,藏密器中。欲服,以水八升,煮大枣二十枚,使烂,取四升,去枣,乃内药五方寸匕搅和,著火上,三上三下,毕,分三服,旦一服便利者,亦可停。若不快,更一服。下后即作酒粥,食二升,次作水飧进之,不可不即食,胃中空虚,得热入,便煞人矣。

得下后应长将备急大黄、葶苈、豉各一合,杏人、巴豆三十枚,捣,蜜丸如胡 豆大,日服二枚。利者减之,痞者加之。

解散汤方丸散酒甚多,大要在于将冷,及数自下,惟取通利,四体欲常劳动,又不可失食致饥,及馊饭臭鱼肉,兼不可热饮食、厚衣、向火、冒暑远行,亦不宜过风冷。大都每使于体粗,堪任为好,若已病发,不得不强自浇耳,所将药,每以解毒而冷者为宜。服散觉病去,停住,后二十日三十日便自服,常若留结不消,犹致烦热,皆是失度,则宜依法防治。此法乃多为贵乐人用,而贱苦者服之,更少发动,当以得寒劳故也,恐脱在危急,故略载此数条,以备匆卒。馀具大方中。

附方

《圣惠方》:治乳石发动壅热,心闷吐血。

以生刺蓟捣取汁,每服三合,入蜜少许,搅匀服之。

《食疗》云:若丹石热发。

菰根和鲫鱼煮作羹食之,三两顿即便差耳。

精选推荐

  • 肘后备急方: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
    肘后备急方: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

    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方。灸两足大指下横文中,随年壮,又别有续命汤。若毒急不得行者,内筋急者。灸内踝,外筋急者,灸外踝上,二十壮。若有肿痺,虚者取白敛二分,附子一分,捣,服半刀圭,每日可三服。若眼上睛垂者,灸目

  • 肘后备急方: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
    肘后备急方: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

    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治人心下虚悸方,麻黄、半夏等分,捣,蜜丸,服如大豆三丸#5,日二#6,稍增之。半夏汤洗去滑,乾。治惊忧怖迫遥#7,或惊恐失财,或激愤惆怅,致志气错越,心行违僻不得安定者。龙骨、远志、伏#8神、防风、牡蛎各二两

  • 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
    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之三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治疟病方,鼠妇、豆豉二七枚,合捣,令相和,未发时服二丸,欲发时服一丸。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又方,用独父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又方,五月五日,蒜一片去皮,中破之

  • 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方第一
    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方第一

    救卒中恶死方第一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死。救之方:一方,取葱黄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若使目中血出,佳。扁鹊法同是,后吹耳条中#1,葛当言此云吹鼻,故别为一法。又方,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两耳,极则易。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