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 木部-草八角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 木部-草八角

药鉴∶出于潜昌化深山中,叶角仰上,色黄,独茎一叶,五六月开花,双朵成对,粉红色,下垂,根圆而不长,俗名孩儿撑伞。 百草镜云∶草八角高尺许,根生疙瘩,独茎一叶,入秋开花,只有两朵相对,粉红色,又名红孩儿。结子红色成对,如孩儿也。其根可以消毒,入药,得草本者良。根治痈毒,余功同木八角。 葛祖方∶性温,治骨内之风。

按∶八角金盘有草木二种,木本者,其叶尖,角仰起如盘之状,叶背色黄,故曰金盘;草本 者,叶尖角不仰,叶背不黄,微有分别。此药性热力猛,有毒,咀之味麻,虽壮实人亦宜少用。服药后忌鱼腥猪羊牛马等肉,犯之令人癫狂,惟白菜菔(应昌按∶菜字疑莱字之讹,否则菜字下当补一莱字可解)。入药用近根皮,酒煎服取汗即愈。力弱者发战作吐,病亦愈。

戚孔昭云,木八角之须,乃麻黄,未知确否。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 木部-木八角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 木部-木八角

    x草八角 x 木高二、三尺,叶如木芙蓉,八角有芒,其叶近蒂处有红色者佳,秋开白花细簇,取近根皮 用。 唐王周金盘草诗注∶金盘草生甯江、巫山、南陵林木中,其根一年生一节,人采而服,可解毒也。其诗云∶今春从南陵,得草名金盘,金盘有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 木部-桑叶滋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 木部-桑叶滋

    鲜桑叶摘开,其叶筋有白汁,名桑叶滋,又名桑脂。纲目桑叶载其用最广,独未及此。性微寒,味苦,有天丝入眼,以此点之。山海草函∶桑叶滋点眼,治蜈蚣咬。治乳痈 集听∶用桑叶不拘头、二叶,摘取半段,取后半段脂三分,黄柏八钱,水煎干,只 用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 木部-桑瘿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 木部-桑瘿

    x铁扇子 桑 桑叶滋 桑油 x 百草镜∶桑老则树生瘿,其壮如瘤,用刀斫下,陰干入药。去风痹诸湿,浸酒用,治胃痛。(百草镜)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 木部-柳屑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 木部-柳屑

    即空心柳树中屑也。治湿气腿肿∶慈幼筏∶淮陰卑湿,民多粗腿,偶得一法,治之甚效,用空心柳树中屑,取出 筛细,入锅内炒热,以臭泔水洒湿,又炒,加面少许拌匀,趁热取起,敷腿上,候水出再炒,敷数次自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