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椰油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椰油

x椰中酒 椰膏 椰皮 椰肉 x 台湾使槎录云∶可佐膏火,或云用火炙椰,其油自出。凡楝椰子以手摇之,听水声清亮,则 心大而甜;其肉浓,水声浊则否。 渑水燕谈录∶椰子生安南及海外诸国,木如棕榈,大者高百余尺,花白如千叶芙蓉,一本花不过三、五颗,其大如斗至差小,外有黄毛,软皮,中有壳,正类槟榔,壳上有二穴,牙出穴中,壳内类萝菔,皮味苦,肉极甘脆,蛮人甚珍之。

刘恂岭表录异∶椰壳中有液数合如乳,亦可饮之,冷而动气。 广果录∶椰树高六、七丈,直竦无枝,至木末乃有叶如束蒲,长二三尺,花如千叶芙蓉,白色,终岁不绝,叶间生实如瓠系,房房连累,一房二十七八实,或三十实,大者如斗,有皮浓苞之,曰椰衣,皮中有核甚坚,与肤肉皆紧着,皮浓可半寸,白如雪,味脆而甘,肤中空虚,又有青浆升许,味美于蜜,微有酒气曰椰酒。苏轼诗∶美酒生林不待仪。言椰中有自然之酒,不待仪狄而作也。

广东名胜志∶文昌县玉陽山椰子最多,大三、四围,高二、三丈,通身无枝,至百余年才有叶,三月花,连着实,房房三十或二十七八子,至六月熟,七月收。

疗齿疾、冻疮(粤志)、祛暑气(华夷花木考),治消渴,涂髭发立黑(渑水燕谈录)。

椰中酒 食物考∶缅甸有树头酒,即椰子中浆汁也。华夷花木考载林邑王与南越王有怨,遣 刺客匕其首,枭之树上,化为椰子树。当刺时,王方大醉,故椰浆如酒,饮之醉人。

祛风∶消水肿,止吐血,涂头黑发。然多食昏人,动气增渴,性温故也。久服可乌须(食物考)。

椰膏 粤载∶椰子壳,土人取以熬膏,色黑如漆,涂癣良。

椰皮 煮汁止血,疗吐逆(渑水燕谈录)。

椰肉 益气生风(渑水燕谈录)。

杨梅下疳,筋骨疼痛。不药良方∶椰子壳烧存性,临烧以滚酒泡服二、三钱,暖卧取汗,其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椰油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椰油

    x椰中酒 椰膏 椰皮 椰肉 x 台湾使槎录云∶可佐膏火,或云用火炙椰,其油自出。凡楝椰子以手摇之,听水声清亮,则 心大而甜;其肉浓,水声浊则否。 渑水燕谈录∶椰子生安南及海外诸国,木如棕榈,大者高百余尺,花白如千叶芙蓉,一本花不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茶肭子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茶肭子

    边舆考∶其树出辽东塞外,高有三尺许,叶如南方楝树,背有黄白点,花四出,形如手,碧 色,或有八出者,结子大如拳,熟便可食,其甘如饴,其树浸水可为油燃灯,入药用子。治一切病,辽塞无药,土人有病者,取茶肭子啖之即愈。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飞松子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果部上-飞松子

    云南土司志∶边境各土司深山中,产一种飞松子,结实熟时,人欲取之,子辄飞去,夜则仍 归根下,土人记其处,俟夜过子,掘其根而取之,馈遗以为珍品,味绝香美。 徐霞客游记∶飞松一名狐实,亦作梧实,正如梧桐子,而大倍之,色味亦如梧桐子,而壳薄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金凤毛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花部-金凤毛

    汪连仕云∶今人呼翠翎草,翠绕如翎,细叶塌地而生,与翠云草凤尾不同。敏按∶此种即茑 萝,今人编竹为亭台,植之盆中,秋开大红小花者是也。治耳疔痔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