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神黄豆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神黄豆

x缅豆 回回豆 青花豆 真宁豆 x 池北偶谭∶产滇之南徼西南夷中,形如槐角子,视常豆稍巨,用筒瓦火焙,去其黑壳,碾末 ,白水下之,可永除小儿痘毒。服法∶以每月初二日、十六日为期,半岁每服半粒,一岁每服一粒,一岁半每服一粒半,递至三岁服三粒,则终身不出矣;或曰,按二十四气服之,以二十四粒为度;或云,水毕闭日服之。 珍异药品云∶出云南近西地方,痘将发未发时,用神黄豆连壳焙炒燥,用豆研细水服。 本经逢原云∶神黄豆产缅甸,形如槐子,近时稀痘方用之,一陽日用清水磨服。 痘学真传云∶神黄豆出云南,能稀痘,生、熟各一粒,甘草汤咀服。 宁陽张琰种痘新书云∶凡痘自胸以上自脐以下俱有,而中间一截全无者,名两头痘,此气血不能贯通上下,而腰脐之间为寒毒凝滞也,若不急治,七日之后,必变灰白之症矣。见点时,急用生 、当归、赤芍、桔梗、防风、荆芥、厚朴、续断、白芷、山楂、木通、神黄豆三十粒,服此中间方有痘,乃可无虞。

南诏备考∶普洱府及永昌府皆出。神黄豆能稀痘,青花豆可治疮。有客带滇产神黄豆来,其 形如细竹筒,长可三、四寸,摇之有声,其中如竹节,片片相叠,剖出如棋子样,白色包裹,中含一豆,黄色光亮,形如瓠子,中有线痕,坚实而扁,服之解痘毒。

按∶神黄豆有二种,百草镜云∶出云南普洱府,又四川亦产,荚如连翘略短,内有豆,微红 色;产云南者,形如槐角子,比蚕豆略大,瓦上焙干,去外黑壳用,二种形状不同,系地土所产各别,然其稀痘解毒之性则一也。 宝笈方∶痘将出时,用神黄豆,按一岁一粒,剥去外壳并内皮,将瓦焙熟一半,留生一半,芫荽汤调服,毒重者稀,毒轻者更稀,十余岁者,亦不过七粒;尚未出痘者,亦如法以水调服之,竟不出痘,宜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日。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酒蕈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酒蕈

    生酒坛中,不恒有,凡藏酒之家,千百坛酒,间有一坛,启之中空无酒,下有蕈结于中。其 蕈初结之时,酒上薄凝如衣膜,久则渐浓一、二寸,便能渗酒,将酒中精华醇酽之气,尽摄于膜内,膜乃渐浓,酒亦渐少,久久则酒干,所存十不余一。启视之,其膜如鲜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珠儿粉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珠儿粉

    洋舶带来,粤澳门杭宁波乍浦通舶市者皆有。形绝细,如苏子,匀圆而白,云系外洋人采葛 根及薇箕根或茹粉所造,煮之须滚水冲泡,粒粒分明如鱼子样,极柔滑,以糖霜和食,或淡食。气清香,味甘滑,明目,运脾开胃,解酒生津,久服尤能强肾。东西洋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沙米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沙米

    延绥镇志∶苗茎如麻,叶类艾而稍圆,有刺,高尺许,生子成房,粒细如黍,杵去皮,用羊 羹作食,服之不饥,边外名黍喇棘。 瀚海记∶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鄂尔多斯所产尤多,枝叶丛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性暖,益脾胃,易于消化,好吐者多食有益,作为粥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诸谷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