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石耳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石耳

群芳谱∶石耳,一名灵芝,生天台四明河南宣州黄山巴西边徼诸山石岩上,远望如烟,庐山 亦有之。状如地耳,山僧采暴馈远,洗去沙土,作茹,胜于木耳。 粤志∶韶陽诸洞多石耳,其生必于青石。当大雪后,石滋润,微见日色,则石生耳。大者成片如苔藓碧色,望之如烟,亦微有蒂,大小朵朵如花,烹之面青紫如芙蓉,每当昧爽采集则肥浓,见日渐薄,亦微化为水。凡香蕈感陰湿之气而成,善发冷气,多和生姜食乃良;惟石耳味甘腴,性平无毒,多食饫人,能润肌童颜,在木耳、地耳之上。 南粤琐记;凡青石以烈日辄出汗,汗凝结则成石耳。青为木气故生耳,若白石则否。或曰,此亦蕈之类,浓者蕈,薄者耳。或曰,凡乳床必因石脉而出,不自顽石出,其在陰洞者为乳床,在陽岩者为石耳。石耳之美,见称于伊芳尹,其言曰∶汉上石耳,盖上古已珍之矣。

性寒,或曰平,味甘腴,无毒。 药性考石耳寒平,石崖悬珥,气并灵芝。久食色美,益 精悦神,至老不毁。泻血脱肛,灰服愈矣。 名胜志安吉州梅溪石门中产石耳,食之止热。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山百合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山百合

    此百合之野生者,瓣狭长而味甘,山人采货之。 藻异云∶百合有三种∶一名山百合,花迟 不香;二名檀香百合,可食;三名虎皮百合,食之杀人。 百草镜∶百合白花者入药;红花者名山丹,黄花者名夜合,今惟作盆玩,不入药。百合以野生者良,有甜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腐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腐

    x浆、沫、渣、皮、乳、锅巴、泔水、麻腐 x濒湖纲目于豆腐集解注∶腐皮堪入馔,而浆乳皆遗之。又胡麻亦可作腐,纲目胡麻条亦遗之 。今悉为补,概名曰腐。腐浆 味甘微咸,性平,清咽祛腻,解盐卤毒;药性考云∶味甘微苦,性凉,清热下气,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糟油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糟油

    药性考∶摩风瘙腰膝痛,开胃暖脏,止呕哕,解菜蔬毒。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酱油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谷部-酱油

    x糟油 x 以面豆拌罨成黄,盐水渍成之。伏造者味浓,秋油则味薄,陈久者入药良。味咸性冷,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涂汤火伤,多食发嗽作渴。解食 作胀,以陈年酱油饮少许,即消。中轻粉毒,以三年陈酱油化水频漱之(集简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