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辣茄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辣茄

人家园圃多种之,深秋山人挑入市货卖,取以熬辣酱及洗冻疮用之,所用甚广,而纲目不载 其功用。陈灵尧食物宜忌云∶食茱萸即辣茄,陈者良。其种类大小方圆黄红不一,唯一种尖长名象牙辣茄,入药用; 又一种木本者,名番姜。范咸台湾府志∶番姜木本,种自荷兰,开花白瓣,绿实尖长,熟时朱红夺目,中有子辛辣,番人带壳啖之,内地名番椒;更有一种结实圆而微尖,似柰种,出咬 吧,内地所无也。 药检云∶辣茄,一名腊茄,腊月熟,故名,亦入食料。苗叶似茄叶而小,茎高尺许,至夏乃花,白色五出,倒垂如茄花,结实青色,其实有如柿形,如秤锤形,有小如豆者,有大如橘者,有仰生如顶者,有倒垂叶下者,种种不一。入药惟取细长如象牙,又如人指者,作食料皆可用。

食物宜忌云∶性辛苦大热,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 膈,止泻痢,祛脚气,食之走风动火,病目发疮痔,凡血虚有火者忌服。 药检云∶味辛,性大热,入口即辣舌,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 泻,擦癣。

百草镜∶熏壁虱,洗冻瘃,浴冷疥,泻大肠,经寒 。

外痔 百草镜∶以象牙辣茄红熟者,挫细,甜酱拌食。

毒蛇伤 百草镜∶用辣茄生嚼十一、二枚即消肿定痛,伤处起小泡出黄水而愈,食此味反甘 而不辣。或嚼烂敷伤口,亦消肿定痛。

祛臭虫方 经验广集∶用羊骨头一个,秦椒半斤,共入火盆内,同锯木屑烧之,门窗闭紧,勿令出烟,其虫自死。敏按∶木屑用樟木者佳。

冻瘃 蔡云白方∶剥辣茄皮粘贴,即愈。

痢积水泻 医宗汇编∶辣茄一个为丸,清晨热豆腐皮裹吞下,即愈。

敏按∶花镜,番椒一名海疯藤,俗呼辣茄,本高一、二尺,丛生白花,秋来结子,俨如秃笔 头倒垂,初绿后朱红,悬挂可观,其味最辣,人多采用,研极细,冬月以代胡椒。盖其性热而散,能入心脾二经,亦能祛水湿;癸亥,予在临安,有小仆于暑月食冷水卧陰地,至秋疟发,百药罔效,延至初冬,偶食辣酱,颇适口,每食需此,又用以煎粥食,未几,疟自愈。

良由胸膈积水变为冷痰,得辛以散之,故如汤沃雪耳。又名秦椒。李成裕辽载∶秦椒,一名番椒,形如马乳,色似珊瑚,非本草秦地之花椒,即中土辣茄也。

龙柏药性考∶秦地乃草本辣椒,纲目诸注,误为秦地花椒,不知即今之辣茄,又名辣虎。

性 热味辣,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多食眩旋,动火故也。久食发痔,令人齿痛咽肿。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刀豆根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刀豆根

    x壳附 x 纲目壳部刀豆条发明下注∶刀豆本草失载,惟近时小书载其暖而补元陽。近有人烧其子存性 ,白汤调服,止呃逆有效,故濒湖特为增入,而不知其用甚广,今悉补之。治头风集听云∶刀豆根乃治头风之神药,每用须五钱,酒煎服。治鼻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南瓜瓤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南瓜瓤

    治汤火伤。慈航活人书∶伏月收老南瓜,瓤连子装入瓶内,愈久愈佳,凡遇汤火伤者,以此 敷之,即定疼如神。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地骷髅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地骷髅

    按∶地骷髅,乃刈莱菔时偶遗未尽者,根入地,瘦而无肉,老而多筋;如骷髅然,故名。能 大通肺气,解煤炭熏人毒,非干莱菔也。王禺中所言,尚未明晰。痞块 医宗汇编∶陈年木瓜一个,地骷髅即萝卜种枯根四两,煎汁,时常服一小盏,数日除 万应丹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野毛豆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诸蔬部-野毛豆

    野毛豆生园隰中,蔓生,枝细弱,叶细尖,两两排枝对生,清明后开淡紫细花,结实如毛豆 ,立夏后可采,初生苗绝似金凤花苗叶,其荚俨似角蒿,中有子二,圆如小绿豆,小满前后皆黑,老便枯落矣。 生田塍间,茎叶及荚较家者细小,一名劳豆。沈氏效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