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苦鱼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苦鱼

刘基苦斋记∶匡山在处州龙泉县,剑溪之水出焉,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可食,故名。

解酒毒,可以醒酒。

药性考∶苦鱼微辛,形细色斑,烹食腴美,消酒除 。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西楞鱼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西楞鱼

    坤舆图说∶大东洋海产鱼名西楞,上半身如男女形,下半身则鱼尾,其骨入药用,女鱼更效 止血,治一切内伤瘀损等症。

  •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断草乌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断草乌

    粤志∶断草乌出广中,蛇也,大仅指许,长五六寸,头如龙形而小,身纯乌,其行也,百草 沾之立断,人见断草,辄迹得之;故蛇每离地丈许,使身如矢直以入穴,使不沾草,人莫得而迹之。此亦乌蛇中一种,纲目乌稍蛇不载龙头者一种,故录其遗。治大麻风,

  •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翠蛇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鳞部-翠蛇

    珍异药品云∶形如曲 ,长可五、六寸,蟠旋作圈。治疖毒痈疽良。

  •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 兽部-雄猪眼梢肉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 兽部-雄猪眼梢肉

    能拔僵肉,散毒滞,刘羽仪经验方∶治对口疖,用雄猪眼梢肉三钱,剁烂如泥,加滑石末四 钱,和匀傅患处,项上以膏药盖之,拔去僵肉,放出黄水,即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