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老中医秘方:十二、小儿疝气_中药偏方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老中医秘方

老中医秘方:十二、小儿疝气_中药偏方

病气一般常见的有腹股沟斜疝、脐疝、直疝等多种病症。现在临床上多泛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一种病症。临床上较为常见。

1 .疝气汤治小儿疝气

[方剂] 乌梅肉、橘核仁、石榴皮、枳壳、川楝子、小茴香、向日葵杆内白心各10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

[加减] 无湿热者去向日葵杆内白心,寒盛者肉桂加至6克,气虚者酌加参芪之类。

[制用法] 上药为1剂量,水煎。3岁以下小儿煎l次分3次服;3岁以上每剂煎2次,每天服2-3次。3剂为l疗程。

[功效] 治小儿疝气。

[验证] 马xx ,男,3岁,1975年4月 就诊。患疝气l年多,时轻时重,多方求治无效,为免手术求治于余。投上方6 剂内服,并用上药研末以陈醋外敷患处,纱布固定,痊愈,至今未复发。

2 .麝香膏治小儿疝气

[方剂] 麝香l克,阿魏9克,芒硝6克,普通膏药24克。

[制用法] 将膏药放在小铜勺中溶化,然后将阿魏,芒硝放入烊化拌和,匀摊在3寸见方的薄布上,最后将察香匀撒在药膏上面。备用。将此膏贴敷患处。

[功效] 治疝止痛。

[验证] 疗效甚佳,一般5-8 天即愈。

[备注] 引自1965年《中国杂志》(12)。

3 .三辣膏治小儿疝气

[方剂] 生姜、葱白、大蒜各等份。

[制用法] 上药共捣烂如泥状,备用。贴敷气海穴,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并用麸夫炒热、布包、隔药熨之。

[功效] 散寒止痛。

[验证] 试治数例,均效。

[备注]民间方。

4 .外敷方治小儿疝气

[方剂] 生香附、木瓜、苏叶、橘红各10克。

[制用法] 上药水煎、取汁,备用。用毛巾趁热浸湿药汁后,外敷肿物处,每日1 次,每次15-30分钟,治愈为止。

[功效] 理气、散寒、止痛。

[验证] 屡用效佳。

[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 。

5 .茴香散治小儿疝气

[方剂] 小茴香、川楝子、橘核、荔枝核、延胡索、吴茱英萸等份,米醋、面粉适量。

[制用法] 将前6味药共研细末,瓶备用。用时取药末适狱,加人面粉少许和匀,以米醋调如膏状,贴敷脐中,外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l次。

[功效] 散寒、理气、止痛。

[验证] 治疗30例,均愈。

[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

6 .填脐丁香散治小儿疝气

[方剂] 母丁香适量。

[制用法] 上药研细末,过100目筛,密封备用。取药粉填人脐中(令满),外以敷料盖上,胶布固定。2天换药l次。一般4-6次好可见效。

[功效] 理气止痛。

[验证] 治疗32例,痊愈23例,有效7例,无效2例。

[备注] 引自1986年《陕西中医》(9)。在治疗期间要积极防治易引起腹压增高的各种因素(如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同时适当减少活动,注意卧床休息。

精选推荐

  • 老中医秘方:十一、婴儿黄疽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十一、婴儿黄疽_中药偏方

    本病属中医的“胎疸”范畴,病因多属肝胆湿热,蕴郁于里,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疲遏,周身俱黄;或由于湿邪内阻,脾陽不振,胆液为湿所阻,浸婬肌肉,溢于皮肤而发黄。1 .斐氏方治疗婴儿黄疸[方剂一] 陽黄方组成属湿热蕴结肝胆,失其通降,

  • 老中医秘方:八、小儿支气管炎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八、小儿支气管炎_中药偏

    支气管炎属中医的“咳嗽”、“痰饮”等病范畴,临床以咳嗽、吐痰为特征。一般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大类。急性失治迁延可转化为慢性,慢性继发感染,又可引起急性发作,是临床常见多发病。1 .桃花散治支气管炎[

  • 老中医秘方:六、小儿支气管哮喘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六、小儿支气管哮喘_中药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病因,临床表现与内科“支气管哮喘”中所述墓本相似,其所例方剂亦可互用。现根据小儿哮喘特点,选录数方,以备选用。1 .鸡蛋加蜂蜜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方剂] 鸡蛋1-2个,蜂蜜1-2 汤匙。[

  • 老中医秘方:四、小儿痄腮_中药偏方
    老中医秘方:四、小儿痄腮_中药偏方

    流行性腮腺炎属中医“痄腮”范畴,俗称“猪头肥”。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尤以5-9 岁小儿发病居多,且多传染。多因外感风温邪毒、塑阻少经脉、蕴结腮部所致。1 .柴胡石膏汤治痄腮[方剂] 柴胡12克,生石膏15克,葛根、天花粉、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