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中药材大全: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中药材大全

中药材大全: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秦皮-原态

秦皮-药材

秦皮-饮片

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 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 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 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干皮。产于吉林、辽宁、河南等地。春、秋二季剥取,晒干。生用。

【药性】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应用】

1.湿热泻痢、带下。本品性苦寒而收涩,功能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故可用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常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药用,如白头翁汤(《伤寒论》);若治湿热下注之带下,可配牡丹皮、当归用,如《本草汇言》方。

2.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本品清热之中,能泻肝火、明目退翳,用治肝经郁火所致目赤肿痛、目生翳膜,可单用煎水洗眼;或配栀子、淡竹叶煎服,如秦皮汤(《外台秘要》)。若配秦艽、防风等用,可治肝经风热、目赤生翳,如秦皮汤(《眼科龙木论》)

【用法用量】煎服,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除热,目中青翳白膜。”

2.《本草纲目》:“梣皮,色清气寒,味苦性涩,乃是厥陰肝、少陽胆经药也。故治目病、惊痫,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益精有子,皆取其涩而有补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苦枥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等香豆精类及鞣质。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秦皮素。尖叶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秦皮苷、莨菪亭等。宿柱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秦皮苷、丁香苷、宿柱白蜡苷。

2.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七叶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链球菌、奈瑟氏双球菌有抑制作用;秦皮乙素对卡他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所含秦皮乙素、七叶苷及秦皮苷均有抗炎作用;秦皮乙素有镇静、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秦皮苷有利尿、促进尿酸排泄等作用;七叶树苷亦有镇静、祛痰、促进尿酸排泄等作用。

3.临床研究:用秦皮煎剂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50例,治愈率为80%(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此外,还有用本品治疗慢性气管炎、百日咳者。

精选推荐

  • 中药材大全: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决明子-原态决明子-药材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 或小决明C.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全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地,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生用,或炒用。

  • 中药材大全: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淡竹叶-原态淡竹叶-药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茎叶。主产于长江流域至华南各地。夏季末抽花穗前采割,晒干切段,生用。【药性】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 中药材大全: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知母-原态知母-药材知母-饮片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及山东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 中药材大全: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原态柴胡-药材柴胡-饮片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