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

古代医书书籍大全

最新列表

  • 本草纲目:木部  龙脑香
    本草纲目:木部  龙脑香
    【释名】片脑、羯婆罗香。膏名婆律香(按:即现在通称的冰片)。【气味】辛、苦、微寒、无毒。【主治】1、目翳。用龙脑末一两,每天点眼三至五次。2、风热上攻头目。用龙脑末半两、南蓬砂一两,频繁两鼻孔中。3、头脑疼痛。用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樟脑
    本草纲目:木部  樟脑
    【释名】韶脑。【气味】辛、热、无毒。【主治】1、牙齿虫痛。用樟脑、朱砂等分擦牙、有特效。又方:用樟脑、黄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匀,加蜜调成丸子,塞病齿孔中。2、小儿秃疮。用樟脑一钱、花椒二钱、芝麻二两,共研为末涂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骐竭
    本草纲目:木部  骐竭
    【释名】血竭。【气味】甘、咸、平、无毒。【主治】1、白虎风(两膝热肿)。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2、新久脚气。用骐竭、乳香,等分为还想,取木瓜一个,挖一孔,放入药末,再用面包瓜,在砂锅中煮烂,连面捣成丸子,如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安息香
    本草纲目:木部  安息香
    【气味】辛、苦、平、无毒。【主治】1、突然心痛。或时发时止。有安息香研为末,开水送服半钱。2、小儿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共研为末,以膏和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熏陆香
    本草纲目:木部  熏陆香
    【释名】马尾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气味】微湿、无毒。【主治】1、口目斜。用乳香烧烟熏病处,以顺其血脉。2、急慢惊风。用乳香半两、甘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3、小儿双目内钓、腹痛。用乳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没药
    本草纲目:木部  没药
    【释名】末药。【气味】苦、平、无毒。【主治】1、关节疼痛。用没药末半两、虎胫骨(酥炙,研末)三两,和匀,每服二钱,温酒调下。2、筋骨损伤。用米粉四两,炒黄,加入没药、乳香末各半两,酒调成膏,摊贴痛处。3、刀伤。用乳香、没药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钓樟
    本草纲目:木部  钓樟
    【释名】乌樟、枕、豫。【气味】(根皮)辛、温、无毒。【主治】刀伤止血(刮屑敷涂)、霍乱(磨服)、脚气水肿(煎汤服)、疮疥(研末敷涂)。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枫香脂
    本草纲目:木部  枫香脂
    【释名】白胶香。【气味】辛、苦、平、无毒。【主治】1、吐血、鼻血。用白胶香、蛤粉,等分为末,姜汁调服。2、吐血、咯血。用白胶香、铜青各一钱,研为末,放入干柿内,纸包煨熟吃下。又方:用白胶香(切片,炙黄)一两、新棉一两,烧灰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楠
    本草纲目:木部  楠
    【气味】(楠材)辛、微温、无毒。【主治】1、足部水肿。削楠木、桐木煮水泡脚,并饮此水少许。每日如此,直至病愈。2、心胀腹痛,不得吐泻。取楠木削三、四两,加水三升,煮开三次,饮服。3、耳出脓。用楠木烧存性,研末敷耳内。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樟
    本草纲目:木部  樟
    【气味】(樟材)辛、温、无毒。【主治】1、干霍乱,吐不出。用樟木悄煎成浓汁服,即可引吐。2、风湿痛。用樟木屑一斗,泡在煎至极滚的水一石中,乘热熏洗痛处。注意勿使热气入目,以免伤眼。3、宿食不消,常吐酸水。用樟木屑,酒煎服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辛夷
    本草纲目:木部  辛夷
    【释名】辛、侯桃、房木、木笔、迎春(按:本吕为木兰的干燥花蕾)。【气味】辛、温、无毒。【主治】鼻渊、鼻塞。用辛夷研末,加麝香少许,以葱白蘸入鼻中,几次即见效。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降真香
    本草纲目:木部  降真香
    【释名】紫藤香、鸡骨香。【气味】辛、温、无毒。【主治】1、刀伤出血。用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末,敷伤处。2、痈疽恶毒。用降真香末、枫乳香等分,团成丸子,熏患处。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桂
    本草纲目:木部  桂
    【释名】筒桂、小筐。【气味】(皮)辛、温、无毒。【主治】养精神,和颜色。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木兰
    本草纲目:木部  木兰
    【释名】杜兰、林兰、木莲、黄心。【气味】(皮)苦、寒、无毒。【主治】赤疱酒、痈疽水肿,治酒疸,利小便,疗重舌。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松
    本草纲目:木部  松
    【释名】松膏、松肪、松胶、松香、沥青。【气味】松脂:苦、甘、温、无毒。松节:苦、温、无毒。松叶:苦、温、无毒。松花:甘、温、无毒。【主治】1、关节酸疼。用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每取三升,和炼酥三升,搅稠。每天清晨空心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杉
    本草纲目:木部  杉
    【释名】杉、沙木。【气味】(杉材)辛、微温、无毒。【主治】1、脚气肿满。用杉木节一升、桔叶(切细)一升(无叶可用皮代)、大腹槟榔大一枚(连子打碎),童便三升,共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若初服即见效。则不必再服。此方名“杉木汤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柏
    本草纲目:木部  柏
    【释名】侧柏。【气味】柏实:甘、平、无毒。柏叶:苦、微温、无毒。【主治】柏实:1、平肝润肾。延年壮神。用柏实晒干,去壳,研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加松子仁等分,以松脂和丸服。又方:加菊花等分,以蜜和丸服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木部  丁香
    本草纲目:木部  丁香
    【释名】丁子香、鸡舌香。【气味】辛、温、无毒。【主治】1、突然心气痛。用丁香末,酒送服一钱。2、干霍乱(不吐不泻)。用丁香十四枚,研为末,开水一碗送下。不愈再服。3、小儿吐泻。用丁香、桔红等分,加炼做成丸子,如黄豆大,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草部  石松
    本草纲目:草部  石松
    【气味】苦、辛、温、无毒。【主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麻木。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草部  马勃
    本草纲目:草部  马勃
    【释名】马批、马譬、灰菰、牛屎菰。【气味】辛、平、无毒。【主治】1、咽喉肿痛,不能咽物。用马勃一分、蛇蜕一条,浇为末,棉裹一钱,含咽。2、失音。用马勃、马牙硝,等分为末,加沙糖和成丸子,如芡子大。噙口内。3、久咳。用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草部  土马
    本草纲目:草部  土马
    【气味】甘、酸、寒、无毒。【主治】1、鼻血不止。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水送服二钱。服两次可止鼻血。此方名“寸金散”。2、二便不通。用土马洗净,瓦上焙过,世细,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3、少年发白。用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草部  卷柏
    本草纲目:草部  卷柏
    【释名】万岁、长生不死草、豹足、求股、交时。【气味】辛、平、无毒。【主治】咳逆,脱肛,淋结。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草部  陟厘
    本草纲目:草部  陟厘
    【释名】侧梨、水苔、石发、石衣、水衣、水棉、潭。【气味】甘、大温、无毒。【主治】强胃气,止泄痢。捣烂可涂治丹毒游疹。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草部  昨叶何草
    本草纲目:草部  昨叶何草
    【气味】甘、酸、寒、无毒。【主治】1、小便沙淋。用瓦楹煎浓汤,乘热熏洗小竟,约两时后可以下沙通便。2、通经破血。用鲜瓦楹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各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共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仓,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红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草部  酢浆草
    本草纲目:草部  酢浆草
    【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气味】酸、寒、无毒。【主治】1、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2、二便不通。用酢浆草一把、车前草一把,共捣取汁,加砂糖一
    古代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