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刚毅木讷,近于仁德
刚毅木讷,近于仁德
【原文】
子曰:“刚、毅、木、纳,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质朴、沉默寡言,这几种品质近于仁德。”
【读解】
这实际上是一个男子汉的形象,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或日本影星高仓健所塑造的形象。
有意思的是,这些现代的硬汉,少男少女们心中的偶像,居然也是圣人在两千年前就赞扬的形象。
这是不是古今一理,圣人与平常人平常心相通的一个例证呢?
上一篇:论语解读:泰而不骄
下一篇: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
刚毅木讷,近于仁德
【原文】
子曰:“刚、毅、木、纳,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质朴、沉默寡言,这几种品质近于仁德。”
【读解】
这实际上是一个男子汉的形象,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或日本影星高仓健所塑造的形象。
有意思的是,这些现代的硬汉,少男少女们心中的偶像,居然也是圣人在两千年前就赞扬的形象。
这是不是古今一理,圣人与平常人平常心相通的一个例证呢?
上一篇:论语解读:泰而不骄
下一篇:论语解读:宪问第十四
君子易事而难悦【原文】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③。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④焉。”【注释】①事:侍奉。②说:同“悦”。③器之:量才而用。④求备:求全责备。
“和”与“同”的根本区别【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孔子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读解】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用现代哲
狂者与狷者【原文】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②之,必也狂捐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注释】①中行:依中庸而行的人。②与:交往。【译文】孔子说:“得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相交,那就必然是和狂与狷这
表率的作用【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译文】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读解】在《颜渊》篇里,孔子曾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