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论语解读: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论语解读

论语解读: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原文】

或曰:“以德报银,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读解】

《老子》第六十三章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报怨以德就是以德报怨,周恩德回报怨恨。最典型最极端的说法是基督教《圣经》上所说的,你在我左脸上打了一记耳光,我不仅不还手,不躲避,反而再送上右脸让你打一记耳光。或者用我们中国的说法,就是唾面自干。《新唐书·娄师德传》记载,当娄师德的弟弟要到代州去做官时,他教导弟弟要学会忍耐。弟弟说:“这没问题,比如说有人向我脸上吐口水,我把它擦掉就是。”可娄师德却说:“擦掉也不对,因为这样还是会显露出你对他的做法不满,所以,应该让它自己在脸上干掉。”这样的修养功夫就是以德报怨,一般人真是很难做到。同时,我们也看到,孔圣人并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有人提出的这个问题,但却很艺术地说,以德报怨,那又用什么去报德呢?所以他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用恩德去回报别人的恩德。所谓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那就并不排除对那些恶意怨恨的反击,善恶是非还是应当恩怨分明。总而言之是“投桃报李”或“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而不是一味地送来顺受,不讲是非原则地以德报怨。

当然,圣人也并不主张以怨报怨。你不仁,我不义;你打我一举,我踢你一脚。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无休无止地斗下去,那也就没有意思了。

精选推荐

  • 论语解读: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解读: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原文】或曰:“以德报银,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读解】《老

  • 论语解读:思不出其位
    论语解读:思不出其位

    思不出其位【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不越出自己的职位。”【读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

  • 论语解读:为谁而学?
    论语解读:为谁而学?

    为谁而学?【原文】子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译文】孔子说:“古代的学者学习为了充实自己,今天的学者学习为了沽名钓誉。”【读解】古今学者,学风有别。为人为己,一字之差,经渭分明:为己者,但求自我充实,尽得风流,“

  • 论语解读:大言不惭,为之也难
    论语解读:大言不惭,为之也难

    大言不惭,为之也难【原文】子曰:“其言之不怍①,则为之也难。”【注释】①怍(zuo):惭愧。【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难。”【读解】说者容易做者难。所以,一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