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尸子:广泽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尸子

尸子:广泽

原文:

自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自丘上以视,则见其始出,又见其入。非明益也,势使然也。夫私心,井中也;公心,丘上也。故智载於私,则所知少;载於公,则所 知多矣。何以知其然?夫吴越之国,以臣妾为殉,中国闻而非之;怒,则以亲戚殉一言。夫智在公,则爱吴越之臣妾;在私,则忘其亲戚。非智损也,怒弇之也。好 亦然。语曰:莫知其子之恶也。非智损也,爱弇之也。是故夫论贵贱,辨是非者,必且自公心言之,自公心听之,而后可知也。匹夫爱其宅,不爱其邻;诸侯爱其 国,不爱其敌。天子兼天下而爱之大也。

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已,皆弇於私也。天、帝、皇、后、辟、公、弘、廓、宏、溥、介、纯、夏、幠、冢、晊、昄,皆大也,十有余名,而实一也。若使兼、公、虚、衷、平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

译文:

在井里看星星,能看到的不会超过几颗星;从高丘上看星星,能够看见星星的始出,又能看到星星的消失。这并不是目力有所增加,而是地势使他这样。私心,就像 井中观星;公心,就像邱上观星。智慧用在私心,所知道的就少,用于公心所知道的就多了。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呢?吴越这样的国家人死后用奴隶殉葬,中原诸国 听到后便责难这种野蛮的行为,但(中原之人)因一言被激怒,与人相斗,不惜累及亲戚。智在公心,连吴越的奴隶也同情;智在私心,就会连亲戚也忘却不顾,不 是智有所减损,而是被怒遮掩,丧失了理智。爱好也是这样。俗话说:“没有谁知道自己儿子的坏”,这不是智力有所减损,是被爱遮掩了。因此,讨论贵贱,辨别 是非,必须从公心出发讨论它,从公心出发讨论它,然后才能知道正确的结论。平民百姓只爱自己的房宅,不爱他的邻舍;诸侯只爱他的封国,不爱他的敌国;天子 能够兼爱天下所有的人,是因为天子的心胸宏大。

墨子崇尚兼、孔子崇尚公,皇子崇尚衷,田子崇尚均,列子崇尚虚,料子崇尚别囿。他们各为学说,互相非难,已经好几世了也不停止,都是因为被私心私见所蒙 蔽。天、帝、皇、后、辟、公、弘、廓、宏、溥、介、纯、夏、幠、冢、晊、昄,意思都是大,十多个名称,但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如果使兼、公、虚、均、衷、平 易、别囿等不同的名目实质都一致,那么就没有了互相间的非难了。

上一篇:尸子:仁意

下一篇:尸子:绰子

精选推荐

  • 尸子:仁意
    尸子:仁意

    原文:  治水潦者,禹也;播五种者,后稷也;听狱折衷者,皋陶也。舜无为也,而天下以为父母。爱天下莫甚焉。天下之善者,惟仁也。夫丧其子者,苟可以得之,无择人 也。仁者之於善也亦然。是故尧举舜於畎亩,汤举伊尹於雍人。内举不避亲,外

  • 尸子:四仪
    尸子:四仪

    原文:  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名功之从之也,犹形之有影,声之有响也。是故志不忘 仁,则中能宽裕。智不忘义,则行有文理。力不忘忠,则动无废功。口不忘信,则言

  • 尸子:贵言
    尸子:贵言

    原文:  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在。君曰:“孰知栾氏之子?”大夫莫答。舟人清涓舍楫而答曰:“君奚问栾氏之子为?”君曰:“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 矣,吾是以问之。”清涓曰:“君善修晋

  • 吴子:应变第五
    吴子:应变第五

    应变,即应付各种情况的变化。全篇共十节,都是讲的应付各种情况的战法。28、武侯问曰:“车坚马良,将勇兵强,卒遇敌人,乱而失行,则如之何?”吴起对曰:“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摩左而左,摩右而右。鼓之则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