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诸子百家

老子集注:第六章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老子集注

老子集注: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1]

【注释】

[11] 如果说在老子那里具有十分浓厚的“母系社会”的痕迹,人们恐怕还是不能一下子接受。但实际情况是,这个特点其实普遍存在于中国古典哲学之中。或许这个问题的展开讨论不是这里的任务,但我们至少知道一点,即生殖崇拜是母系社会特有的现象。到了父系社会时代,由于需要对血缘加以严格的限制,生殖崇拜就会让位给所谓的“贞节”观念,人们不再崇拜生殖器了,人们为妇女树立了“贞节牌坊”。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贞节牌坊”无非就是远古时代生殖崇拜的遗迹罢了。

这里的所谓“玄牝”,可以理解为生命不竭的源泉。在那个时代,人口的繁殖对于生产力、以至于对综合国力、对统治来说,都是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译文】

空虚的神妙作用(“谷神”)不会消亡,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牝”)。玄妙的母性之门,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它连绵不断好像存在着,用起它来不会穷尽。

精选推荐

  • 老子集注:第四章
    老子集注: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8]【注释】[8] 让我们先放过“象帝”,即最后一句;这里老子以形象的方法向我们描述了“道”是什么样子。分为

  • 老子集注:第二章
    老子集注: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6]【注

  • 尸子:仁意
    尸子:仁意

    原文:  治水潦者,禹也;播五种者,后稷也;听狱折衷者,皋陶也。舜无为也,而天下以为父母。爱天下莫甚焉。天下之善者,惟仁也。夫丧其子者,苟可以得之,无择人 也。仁者之於善也亦然。是故尧举舜於畎亩,汤举伊尹於雍人。内举不避亲,外

  • 尸子:四仪
    尸子:四仪

    原文:  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名功之从之也,犹形之有影,声之有响也。是故志不忘 仁,则中能宽裕。智不忘义,则行有文理。力不忘忠,则动无废功。口不忘信,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