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史记新读:伍子胥传奇(3)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史记新读

史记新读:伍子胥传奇(3)

越王对吴王表面上十分恭敬顺从,暗中却恢复发展自己的力量。吴王夫差受到麻痹,以为越国已经平定,自己可以四处征战,树立自己霸主的名声。在他准备讨伐齐国之前,伍子胥再次进谏说:“大王万万不可啊!我听说勾践吃东西不注重味道,却关心百姓,与百姓同甘共苦。此人不死,一定会成为我国的忧患。越国对于吴国,是心腹之患,而齐对吴来说,只像一块疥癣,有还是没有都不是多么重要。希望大王放弃攻齐,先伐越国,以解后顾之忧。”吴王夫差不听,出兵攻打齐国,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大败齐军,大胜而回。吴王夫差借此责备伍子胥,伍子胥却劝告吴王夫差不要高兴得太早,让兴致正高的吴王十分恼怒。后来越国大夫文种借机以借粮为名,来揣度吴王对越国的态度。虽然伍子胥再三劝阻,但吴王还是借粮给越国,越王勾践暗中十分高兴。伍子胥说:“大王不听臣的劝谏,再过三年吴国将成为一片废墟!”太宰伯嚭听到这话后,就多次与他争论对付越国的计策,借机在吴王面前诽谤他:“伍子胥表面上看忠厚老实,实际很残忍,他连自己父兄的生死都毫不顾惜,怎么能顾惜大王您呢?上次您想攻打齐国,他拼命地劝阻,后来您作战大获全胜,他因此心里很不痛快。您看他现在中止上朝,还假装有病不随大王出征。明摆着是在给您难堪。现在做臣子的,在国内不得意,就在外依靠诸侯,自己认为是先王的谋臣,现在不被信用,时常郁郁不乐,产生怨恨情绪。希望大王对这件事早日想办法,您不防备他,他一定作乱。”吴王开始渐渐听信这些谗言,于是派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心灰意冷,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吴王听说后十分愤怒,派人赐给子胥一把剑让他自杀。伍子胥大笑道:“我辅佐你的父亲称霸,又拥立你为王。当初你想与我平分吴国,我没有接受,今天你反而因谗言杀害我。唉,唉,你这样一个人是绝对统治不好国家的!”伍子胥临死前告诉使者:“一定取出我的眼睛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让我能亲眼看到越国的军队攻入吴国的都城。”一代功臣,最终就这样含恨而死。

精选推荐

  • 史记新读:首阳山上埋忠骨
    史记新读:首阳山上埋忠骨

    首陽山上的悲歌幽远不绝。在很多人眼里,他们的行为近乎愚直。但他们却可以骄傲地说:这就是我的职责。不食周粟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孤竹国君十分喜爱叔齐,并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在他临终时,留下遗命,指

  • 史记新读:伍子胥传奇(2)
    史记新读:伍子胥传奇(2)

    楚平王死后,楚昭王即位。吴王僚趁着楚国办丧事之机,派军袭击楚国。楚国出兵切断了吴国军队的后路,使吴军不能回国。吴国国内兵力空虚,公子光就命令专诸在宴请吴王的酒宴上杀死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自即位

  • 史记新读:伍子胥传奇(1)
    史记新读:伍子胥传奇(1)

    作为晚辈,他为父兄报仇。作为人臣,他鞭打昔日国君的尸体。传奇的一生,最终在憾恨中结束。伍氏祸乱伍子胥名员,是楚国人,年轻时勇猛好武。伍员的父亲叫伍奢,哥哥叫伍尚。伍家祖上曾追随侍奉过楚庄王,极为得宠,而成为楚国显门。

  • 史记新读:赵国双杰(7)
    史记新读:赵国双杰(7)

    但是,匈奴人思维单纯,认为李牧不敢出战是个胆小表。即使是赵军将士中,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李牧的这种做法,也有与匈奴一样的想法,赵王也不例外。为此,赵王曾屡次责备李牧,命令他适当地迎敌、出击,可是李牧还是坚持他一贯的做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