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草部  蛇含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草部  蛇含

【释名】蛇衔、威蛇、小龙牙、紫背龙牙。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

1、产后泻痢用蛇含极一反,浓煎服下。

2、刀伤出血。用蛇含草捣烂敷伤处。

3、身面恶癣。用蛇含草加生矾研敷。

4、蜈蚣、蝎伤用蛇含划揉碎敷伤处。

5、痈肿瘀血、产后积血等。作蛇含、大黄、附子、芍药、大戟、细辛、独活,黄芩、当归,莽草、蜀椒各一两,薤白十四枚,共研为末,在酒中泡一夜,加猪油二斤熬成膏收存,用时每服一弹丸大的经量,温酒送下。一天服两次。病在体外,则用膏敷涂。此方名“蛇含膏”。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草部  蛇含
    本草纲目:草部  蛇含

    【释名】蛇衔、威蛇、小龙牙、紫背龙牙。【气味】苦、微寒、无毒。【主治】1、产后泻痢用蛇含极一反,浓煎服下。2、刀伤出血。用蛇含草捣烂敷伤处。3、身面恶癣。用蛇含草加生矾研敷。4、蜈蚣、蝎伤用蛇含划揉碎敷伤处

  • 本草纲目:草部  鳢肠
    本草纲目:草部  鳢肠

    【释名】莲子草、早莲草、墨烟草、墨头草、墨菜,猢狲、猪牙草。【气味】(草)甘、酸、平、无毒。【主治】1、乌须固齿。用鳢肠草连根一斤,酒洗净,洒盐四天淹三天,连汁放入油锅中炒存性,研为末。每天取末搽牙,连口水吞下。又方;

  • 本草纲目:草部  蜀羊泉
    本草纲目:草部  蜀羊泉

    【释名】羊泉、羊饴、漆姑草。【气味】苦、微寒、无毒。【主治】1、黄疸。用蜀羊泉的把,捣汁和酒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见效。2、漆疮。用蜀羊泉捣烂涂搽。漆姑之名,由此而来。

  • 本草纲目:草部  麦门冬
    本草纲目:草部  麦门冬

    【释名】亦名冬、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草、阶前草。【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1、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泡麦门冬二两,过一夜,麦门冬去心、捣烂,加黄连(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后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