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谷部  大豆豉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谷部  大豆豉

【气味】(淡豉)苦、寒、无毒。(蒲州豉)咸、寒、无毒。

【主治】

1、伤寒发汗(冰痛、身热、脉洪)。用葱白一小把、豉一升,棉裹住,加水三程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如不出汗,再服一次,并加葛根三两。又不出汗仍须再服,并加麻黄三两。又方:用葱汤煮米粥,加盐豉吃下,取汗。又方:用豉一升、加童便三升,煮成一升,分次服,取汗。

2、伤寒不止不解,胸中闷恶。用豉一升、盐一合,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半,分次服,取吐。

3、血痢不止。用豉、大蒜等分,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送下。

4、疟疾寒热。煮豉汤饮服,大吐即愈。

5、盗汗不止。用豉一升,微炒香,放清酒三升中泡三天,取汁服(冷热均可)。如无效,可多服几剂。

6、痰喘(雨天便发,坐卧不安,饮食不进)。用淡豆豉一两,蒸过,捣极烂,加砒霜末一钱,枯白矾三钱,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病甚者九丸,小儿五丸,冷茶或冷水送下。

7、膝挛骨痛。用豉三、五升,九蒸九晒,泡酒中,每空心饮适量。

8、喉痹不语。煮豉汁一程式服,盖被发汗。同时把桂末放在舌下含咽。

9、口舌生疮,胸膈疼痛。用焦豉末含一夜即愈。

10、胎动。用豉汁炒服。

11、小儿丹毒。用豉炒至烟尽,研为末,油调敷涂。

12、背痈。用香豉三升,加少量水捣成泥,照肿处大小作饼,厚约三分,铺疮上,留孔,以艾火烘灸。勿令肉破,一天二次。

13、蠼螋尿疮。用豉捣烂敷涂。

14、筋骨跌伤。用豉三升、水三程式,煎成浓汁饮服。

15、服药过量。饮豉汁。

16、脚肿。饮豉汁,以渣敷肿处。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谷部  豇豆
    本草纲目:谷部  豇豆

    【气味】甘、咸、平、无毒。【主治】理中有益气,补肾健胃。治吐逆泄痢、小便频数。

  • 本草纲目:谷部  豌豆
    本草纲目:谷部  豌豆

    【释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气味】甘、微辛、平、无毒。【主治】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痈肿痘疮。

  • 本草纲目:谷部  黄大豆
    本草纲目:谷部  黄大豆

    【气味】甘、温、无毒【主治】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研末,调热水,涂痘后痈。

  • 本草纲目:谷部  薏苡仁
    本草纲目:谷部  薏苡仁

    【释名】解蠡、芑实、莘米、回回米、薏珠子。【气味】(仁、根)甘、微寒、无毒【主治】1、风湿身疼,日暮加剧。用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2、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研细,以水滤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