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汤头歌诀:4.韭汁牛乳饮__十四、润燥之剂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4.韭汁牛乳饮__十四、润燥之剂

4.韭汁牛乳饮 (朱丹溪)反胃①噎膈②

(《丹溪心法》)

【歌诀】

韭汁牛乳反胃滋养营散瘀润肠奇

五汁安中姜梨藕三般加入用随宜

【词解】①反胃:病名。亦称胃反,翻胃。症见食下即痛,不久吐出,或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二时而吐等。

②噎膈:病名。又名噎塞。症见饥欲得食,但饮食噎塞难下,未至胃中即返出。亦有称此为反胃者。尚有医家解释为食下胃脘痛,一会吐出,其病位在贲门,胃的上口,属上焦名噎。若食下良久吐出,病位在幽门,胃之下口,此中焦名膈。

【组成】韭菜汁牛乳各等分

【用法】上二汁相合,时时小口地喝。有痰阻者,加入姜汁。

【功用】滋燥养血,散瘀润肠。

【主治】胃脘有死血,干燥枯槁。症见食下胃脘痛,翻胃便秘等。

【分析】本方证系胃脘有瘀血阻滞,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久血枯燥热 ,胃肠干燥所致。故血枯胃燥为本方的主证。有痰瘀则为本方的兼证。方中牛乳甘温 ,润燥养血,为君药。韭汁辛温 ,益胃消瘀为臣药。二药合用,使胃润得降,肠润便通,瘀血去,胃无阻,食得下。

【附方】五汁安中饮(《汤头歌诀》)引张任候方) 本方系韭汁牛乳饮再加姜汁、梨汁、藕汁而成。

【用法】少量频服。

【功用】润燥养血,消瘀化痰。

【主治】胃有寒痰瘀血或胃燥血枯。症见食下作痛,反胃噎膈,大便艰涩,口干咽燥,胸膈痞闷隐痛等。

按:本方加生姜汁温 胃散痰;梨汁能润燥消痰;藕汁能益胃化瘀。临证时须根据病情加减应用,假使没有寒痰可不用生姜汁,没有燥痰可不用梨汁。

精选推荐

  • 汤头歌诀:6.二妙丸__十三、利湿之剂
    汤头歌诀:6.二妙丸__十三、利湿之剂

    6.二妙丸(朱丹溪)湿热骨酸。(《丹溪心法》) 【歌诀】二妙丸中苍柏煎若云三妙膝须添痿痹①足疾堪多服湿热全除病自痊【词解】①痿痹:即指痿证、痹证。痿证,又称“痿躄(bì辟)”,是肢体萎弱废用的一类病

  • 汤头歌诀:5.中满分消汤__十三、利湿之剂
    汤头歌诀:5.中满分消汤__十三、利湿之

    5.中满分消汤(丸) (李东垣) 中满寒胀。(《兰室秘藏》)【歌诀】中满分消汤朴乌归萸麻夏荜升胡 香姜草果参芪泽连拍苓青益智需丸用芩连砂朴买夏陈知泽草姜俱二苓参术姜黄合丸热汤寒治各殊【组成】川乌 当归 麻黄 荜澄茄

  • 汤头歌诀:1.五淋散__十三、利湿之剂
    汤头歌诀:1.五淋散__十三、利湿之剂

    增辑1.五淋散 五淋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五淋散用草栀仁归芍茯苓亦共珍气化原由阴以育调行水道妙通神【词解】①五淋:指五种淋证。即膏淋、气淋、血淋、石淋、劳淋。【组成】生甘草 当归各五两(各150g)

  • 汤头歌诀:13.当归拈痛汤__十三、利湿之剂
    汤头歌诀:13.当归拈痛汤__十三、利湿

    13.当归拈①痛汤 (李东垣)脚气②疮疡。(《兰室秘藏》) 【歌诀】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朋二术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应 【词解】①拈:拈(nian).即用手指搓捏东西。此指服用本方后疼痛顿时去掉,如同用手指搓捏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