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汤头歌诀:5.滋肾通关丸__十四、润燥之剂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5.滋肾通关丸__十四、润燥之剂

5.滋肾通关丸 (李东垣)癃闭①。

(《兰宜◇猿》)

【歌诀】

滋肾通关桂柏知溺癃不渴下焦医

大补阴丸除肉桂地龟猪髓合之宜

【词解】①癃闭:癃(long),音龙。癃闭,即指排尿困难,点滴而下,甚则闭塞不通的病证。又名癃。

【组成】肉桂五分(1.5g) 黄柏酒炒知母酒炒各一两(各30g)

【用法】三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9g),空腹白汤送下。

【功用】滋肾通关,降火燥湿。

【主治】一湿热蕴结膀胱,耗伤肾阴。症见小便癃闭,点滴而下,甚则不通,口不渴等。

【分析】湿热蕴结下焦,肾阴被耗为本方的主证。肾阳不足,气化失常为本方的兼证。故方中用苦寒质润之知母以滋润肾阴,且又降火;黄柏苦寒,泻下焦湿热而坚阴,二药共用,滋阴降火,清热燥湿之力尤强,为君药。配少许肉桂以温 养命门真阳,蒸水化气,使小便通利,为佐药。三药合用,使下焦湿热得清,肾阴得补,气化正常,癃闭自除。

【附方】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知母四两(120g)黄柏四两(l20g) 熟地黄六两(180g) 龟板六两(180g)猪脊髓(适量)。

用法:前四药共研细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每次服70丸(6一9g).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症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痿软,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按:本方乃滋肾通关丸除去肉桂,加熟地、龟板、猪脊髓、蜂蜜而成。方中熟地、龟板滋补肾阴,潜阳降火;猪脊髓、蜂蜜均为血肉甘润之品,以填补精髓养阴;知母、黄柏用量亦大,故其滋阴降火之力较滋肾通关丸强,所以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证。

精选推荐

  • 汤头歌诀:6.增液汤__十四、润燥之剂
    汤头歌诀:6.增液汤__十四、润燥之剂

    6.增液①汤(吴鞠通)温 热便秘②(《温 病条辨》)【歌诀】增液汤中参地冬鲜乌或入润肠通黄龙汤用大承气③ 甘桔参归妙不同【词解】①增液:本方有滋阴增液润燥之功,故名之。 ②温 热便秘:即指温 热病的便秘。乃因温 热邪气

  • 汤头歌诀:1.沙参麦冬饮__十四、润燥之剂
    汤头歌诀:1.沙参麦冬饮__十四、润燥之

    1.沙参麦冬饮(吴鞠通)秋燥伤肺。(《温 病条辫》)【歌诀】沙参麦冬饮豆桑玉竹甘花共合方秋燥耗伤肺胃液苔光干咳此堪尝【组成】沙参三钱(9g) 生扁豆一钱五分(4.5g)冬桑叶—钱五分(4.5g) 玉竹二钱(6g) 生甘草一钱(3g)

  • 汤头歌诀:12.酥蜜膏酒__十四、润燥之剂
    汤头歌诀:12.酥蜜膏酒__十四、润燥之

    12.酥蜜膏酒(孙思邈)气乏声嘶②。(《千金要方》)【歌诀】酥蜜膏酒用饴糖二汁百部及生姜杏枣补脾兼润肺声嘶气惫酒喝尝【词解】①酥:指牛羊奶乳所熬之油,有润燥调营的作用。②声嘶:即声音哑。【组成】酥 白蜜 饴糖 百部

  • 汤头歌诀:11.地黄饮子__十四、润燥之剂
    汤头歌诀:11.地黄饮子__十四、润燥之

    11.地黄饮子 (王贶)消渴烦躁。(《易简方》)【歌诀】地黄饮子参芪草二地二冬枇斛参泽泻枳实疏二腑躁烦消渴血枯含【词解】①二腑:即指大肠和膀胱二腑。【组成】人参 黄芪 炙甘草 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 枇杷叶 石斛 泽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