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果部下-人面子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果部下-人面子

出海南,又出广中,树似含桃,子如桃实,春花夏实,至春方熟,蜜煎甘酸可食。其核两边俱似人面,耳目口鼻,无不毕具。

广志∶人面子大如梅李,其核类人面,两目口鼻皆具;肉甘酸,宜为蜜煎;仁绝美,以点茶 如梅花片,光泽可爱,茶之色香亦不变。以增城水东所产为佳,其核中仁摇之即脱去,他产则否。此树最宜沙土,沙土松易发,数岁即婆娑偃盖,山民植之以为利。味甘,性平无毒,醒酒解毒,治风毒着人,遍身疙瘩成疮,或痛或痒,食之即愈。

难产不下,产母手握人面子一个,单日右手握,双日左手握,即下。

岭南杂记∶人面子煮肉及鸭,必用捶烂熬膏,甘酸益津。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果部下-木竹子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果部下-木竹子

    出广西,皮色形状如大枇杷,肉味甘美,秋冬实熟。味甘性平,治吐逆不食,关格闭拒不通 ,脾虚下陷,肛门坠脱不收;清热,凉大肠,去积血,利百脉,通调水脏,止渴生津,解暑,消酒,利耳目,治咳嗽上逆。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果部下-扬摇子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果部下-扬摇子

    生闽越,其子生树皮中,体有脊形甚异,长四、五寸,味甘无毒。通百脉,强筋骨,和中益 气,润肌肤,好颜色。花镜∶此果长五寸,色青无核。临海异物志∶扬摇有七脊,子生树皮中,其体虽异,味则无奇,长四、五寸,色青黄,味甘。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果部下-津符子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果部下-津符子

    产缅甸,见千金方。味苦平,性滑,主益心血,养肺金,止渴生津液,多食口爽,失滋味,安和五脏,久食轻身明目。治 断即愈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果部下-瓜子壳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 果部下-瓜子壳

    传信方∶治肠红,不论新久,三服全愈。用地榆炒黑一钱,白薇一钱五分,蒲黄炒黑一钱,桑白皮一钱五分,瓜子壳二两,煎汤代水。(不药良方∶单用瓜子壳一味煎服,治肠风下血。)吐血 不药良方∶瓜子壳一茶钟,煎汤一碗吃下,血即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