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白话文:第四十章
【原文】
{1}是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白话文】
{1}所以不要追求晶莹如美玉,坚硬如顽石。
{2}相反,是道的运动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上一篇:道德经白话文:第三十九章
下一篇:道德经白话文:第四十一章
【原文】
{1}是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白话文】
{1}所以不要追求晶莹如美玉,坚硬如顽石。
{2}相反,是道的运动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上一篇:道德经白话文:第三十九章
下一篇:道德经白话文:第四十一章
【原文】{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 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2}柔弱胜刚强。{3}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白话文】 {1}要收敛的,必先张驰一下
【原文】{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知足者富。{4}强行者有志。{5}不失其所者久。{6}死而不亡者寿。【白话文】 {1}能识透别人,算有智慧;能识透自己,才有光明。{2}能战胜别人,算有力量;能战胜自己,才
【原文】{1}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2}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3}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4}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5}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6}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7}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
【原文】{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2}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3}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4}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白话文】 {1}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的主人。{2}所以君子每天出行时都带著辎重。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