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历史典籍

隋书白话文:樊子盖传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隋书白话文

隋书白话文:樊子盖传

樊子盖字华宗,庐江人。

祖父樊道则,梁国的越州刺史。

父亲樊儒,侯景之乱时投奔北齐,官至仁州刺史。

樊子盖开始当武兴王的行参军,后出京任慎县县令,东汝、北陈二郡的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封爵富陽县侯,食邑五百户。

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后,授他仪同三司,郢州刺史。

隋高祖受北周禅让后,他以仪同身份统领乡兵,后授枞陽太守。

在平定陈国的战争中,他因有功被加授上开府,改封爵位为上蔡县伯,食邑七百户。

赐他缣帛三千段,粟米九千斛。

授他辰州刺史,不久调任嵩州刺史。

遭母丧离职。

不久,授他齐州刺史,他推辞,朝廷不许推辞。

这年,转任循州总管,同意他相机行事。

开皇十八年(598)入京,上奏朝廷岭南地图。

朝廷赐他良马和其他杂物,让他统领四州,令他回到任上去,派光禄少卿柳謇之在灞上为他饯行。

炀帝即位后,把他调回京师。

后转任凉州刺史。

樊子盖对炀帝说:“我从居住岭南,到现在十年了。

犬马之情,不胜恋恋。

我想在朝廷奔走当差,万死无恨。”炀帝赐给他缣采三百段,安慰、鼓励他,打发他到凉州赴任。

后来,授他银青光禄大夫、武威太守,以仁政出名。

大业三年(607)入京朝拜,炀帝把他带到内殿,特别夸奖他。

炀帝于是下诏书说:“设官之道,必在用贤;安民之术,莫如仁政。

龚、汲振仁德教化于前,张、杜垂清风廉政于后,共治天下,真是好地方官。

樊子盖干练、敏锐,品性清廉,从出守西边以来,仁爱为先,安抚有方,恩威得宜,处在脂膏之中而不揩油,喝了贪泉之水怎可改变他的品性?所以他能政绩突出,考察官吏,他为第一。

凡是在官位上的,没有哪个不是王臣,如能人人都想奉公尽职,各人施展其才能,我将垂拱而治,何愁天下不治呢?”于是提拔他当金紫光禄大夫,赐给他上千段缣帛,让他继续当太守。

大业五年(609),炀帝西巡,将到吐谷浑去。

樊子盖因那里多有瘴气,献青木香以防雾露。

炀帝回来,对他说:“人人都说你很清白,真这样吗?”樊子盖谢罪说:“我怎敢自称清廉,只是小心谨慎,不敢受贿罢了。”因此赐给他好吃的一百多斛。

炀帝又下诏书说:“搞好道德教化,真是通用的治民办法。

惩恶扬善,以明升降。

我亲自视察黄河以北地区,观察民风,经历各郡县,我都要考察政绩。

这里很少遵守法令,大多触犯刑律。

但金紫光禄大夫、武威太守樊子盖,操行清廉,始终不渝,立身正派,为政简明。

他恩威并举,宽严兼济,所以百姓怕他爱他,不至于迫使他把政治搞得很严酷。

他实在有养民的大功绩,实在是国家的好大臣,应加以褒奖,以弘扬正气。

授他右光禄大夫,仍旧当太守。”赐给他缣帛一千匹,粮食二千斛。

樊子盖又自陈说:“我是南方人,到了西边,常为外臣,未当京官,不能陪皇上,侍奉您。

我死在边城,没有遗恨,只请陛下明察。”炀帝说:“你侍奉我,只不过侍奉一个人罢了。

把西边委托给你,你就是万人之敌。

应该明白我的用意。”大业六年(610),炀帝到陇川宫避暑,又说想到河西去。

樊子盖盼望皇上去,盼望皇上巡视凉州。

炀帝知道了,下诏书说:“你向来心怀忠诚,听说我西幸,欣然盼望我去。

你的耿耿忠心,真应嘉奖。

应该保持这种纯洁的忠诚,直到最后。”这年,他到江都宫朝见皇上。

炀帝对他说:“富贵了却不回故乡去走走,就像穿着锦绣而夜里走路一样。”炀帝让子盖的故乡庐江郡搞个三千人的大聚会,赐给米麦六千石,让子盖回故乡拜谒祖坟,宴请父老乡亲,当时的人都以此为荣。

回京后授为民部尚书。

当时处罗可汗和高昌王都与朝廷通好,炀帝又让子盖任武威太守,与这两个蕃邦打交道。

辽东战争开始后,炀帝调他当左武卫将军,领兵出长岑道。

后因要给炀帝当宿卫,没去成。

提拔他当左光禄大夫,依旧当尚书。

这年炀帝回东都,让子盖任涿郡留守。

大业九年(613),炀帝又到辽东去,命子盖为东都留守。

适逢杨玄感造反,来逼王城东都。

子盖派河南赞治裴弘策迎击叛军,反为叛军所打败。

子盖于是杀了裴弘策。

国子祭酒杨汪对他稍有不恭,子盖又要杀他。

杨汪下拜谢罪,叩头叩出血来,很久以后才放他。

于是三军没有不怕他的,将官们不敢抬头看他。

杨玄感每次用尽精锐攻打东都,子盖都是不慌不忙地布防,叛军一来就被打败,所以很久不能打下东都。

刚好来护儿的援兵到了,杨玄感就解去对东都的包围而离去。

子盖总共杀死的叛军有几万人。

他又任检校河南内史。

炀帝到了高陽,他追到炀帝处。

继而引他拜见皇上,炀帝迎接并慰劳他说:“往日汉高祖留萧何于关西,光武帝把河内委托给寇恂,你就是这样的人啊!”樊子盖拜谢说:“我任重才小,怎可与这两位贤人相比?只因陛下威灵,小盗不值得清除罢了。”升他为光禄大夫,封为建安侯,仍旧当尚书。

赐他缣帛三千匹,女乐五十人。

子盖推让不受,皇上不可。

炀帝回头对子盖说:“我让越王留守东都,以显示皇家子孙重要。

国家大事,最终还是要委托给你。

你特别应该稳重一点,有五百甲士保护,才能出门,这也是勇士注重防身的意思。

对那些无赖之徒和图谋不轨的就杀了他们。

凡是可以施行的,就不要麻烦上奏了。

现在,特为你别造一枚玉麟符,以取代铜兽符。”又指着越王、代王说:“我把这两个孙子交给你和卫文升。

你要选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教导他们。

是动还是静,要想想这么做行不行。”于是赐给子盖良田、府第。

大业十年(614)冬天,炀帝回东都,对子盖说:“杨玄感造反,这是神明故意用这显示你的赤胆忠心罢了。

给你加官晋爵,我应该有所指示。”当天下诏书,让他晋爵为济公,说他功济天下,特意为他起这个名,并没有“济”这个郡国。

赐他缣帛三千匹,奴婢二十口。

他后来和苏威、宇文述在积翠亭陪皇上饮宴,炀帝亲自用金杯劝子盖喝酒,说:“好计谋要等你拿出来,就把这个金杯赐给你,以作为永远的祥瑞之物。”并赐他罗绮上百匹。

大业十一年(615),跟随炀帝到汾陽宫。

到了雁门,炀帝被突厥人包围,屡战不利。

炀帝想用精锐的骑兵突围出去,子盖劝阻说:“陛下是万乘之主,岂能轻忽?一朝狼狈,追悔不及。

不如守城以挫其锐气,四面的援兵,可立而待。

陛下有什么可担心的,以至要亲自突围呢?”他因此而垂泪哭泣说:“请陛下暂停辽东战争,以慰天下。

圣上亲自出去安抚众人,厚加赏赐,人心自奋,不足为忧。”炀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这以后援兵稍至,突厥人于是离去。

纳言苏威追论赏赐太重了,应该斟酌一下。

子盖坚持说不能失信。

炀帝说:“你想收买人心吗?”子盖默然,不敢回答。

他随炀帝回到东都,当时绛城反贼敬般陀、柴保昌等人率兵几万,汾陽、晋陽一带深以为苦。

下诏命令子盖进剿。

当时人多物盛,子盖不分善恶,把汾水以北的村落全烧了。

百姓十分惊骇,都去作强盗。

有些来投降的,不管老少全部活埋。

子盖拥有几万之众,却连年不能破贼,有诏书调他回京。

他又率兵进攻宜陽反贼,因病作罢,在京都府第中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炀帝悲伤很久,回头对黄门侍郎裴矩说:“子盖临终时有什么话没有?”裴矩回答说:“子盖病重时,深以皇上雁门被困为耻。”炀帝听了,叹息不已,让百官到樊府吊口言,赐樊家缣帛三百匹,米五百斛,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景”。

送葬的有一万多人。

武威的官吏百姓听说他死了,没有不嗟叹痛惜的,为他立碑颂德。

樊子盖没有别的本事,带兵持重,未曾失败;治民明察,下不敢欺。

但他严酷少恩,敢于杀戮。

临终那天,看见断头鬼在他前后走来走去,当他的恶鬼。

精选推荐

  • 隋书白话文:柳彧传
    隋书白话文:柳彧传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 他的七世祖柳卓,随晋室南渡,寓居于襄陽。 他的父亲柳仲礼,为梁国将领,因战败归顺北周,回到本乡本土河东居住。 柳彧小时爱学习,读了不少经书史书。 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召他为中外府记室。 过了很久,他

  • 隋书白话文:梁毗传
    隋书白话文:梁毗传

    梁毗字景和,安定乌氏人。 祖父梁越,西魏泾州、豫州、洛州三州刺史,合阝陽县公。 父亲梁茂,北周沧、兖二州刺史。 梁毗性格刚直,颇有学问。 北周武帝时,举明经,累次升迁,到当布宪下大夫。 平定北齐时,以梁毗为行军总管长史。 攻

  • 隋书白话文:宇文述传
    隋书白话文:宇文述传

    (附云定兴传)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 他家本姓破野头,归鲜卑俟豆归奴役,后来随他家的主子姓宇文。 父亲宇文盛,北周上柱国。 宇文述小时就很骁勇,熟习弓马。 十一岁时,有个看相的对他说:“公子好生自爱,以后会位极人臣。”

  • 隋书白话文:段文振传
    隋书白话文:段文振传

    段文振,北海期原人。 祖父段寿,西魏沧州刺史。 父亲段威,北周洮州、河州、甘州、渭州四州刺史。 段文振小时就有膂力,胆量过人,生性正直,通晓时务。 刚为宇文护亲信时,宇文护知他有才干,提拔他当中外府兵曹。 后来,北周武帝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