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本草纲目:果部  梅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果部  梅

【气味】(生梅、青梅)酸、平、无毒。(乌梅,即青梅熏黑者)酸、温、平、涩、无毒。(白梅、盐梅、霜梅)

【主治】

1、痈疸疮肿。用盐梅烧存性,研为末,加轻粉少许,以香油涂搽患处四围。

2、喉痹乳蛾。用青梅二十枚、盐十二两,淹五天;另用明矾三两,桔梗、白芷、防风各二两,皂荚三十个,共研为末,拌梅汁和梅,收存瓶中。每取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风普厥,牙关不开,用此方擦牙,很有效。

3、泄痢口渴。用乌梅煎汤代茶喝。

4、赤痢竟痛。用陈白梅同茶、蜜水各半煎服。

5、大便下血及久痢不止。用乌梅三两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煮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6、小便尿血。用乌梅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送下。

7、血崩。用乌梅内七枚,烧存性,研末,米汤送服。一天服二次。

8、大便不通。用乌梅十颗,泡热水中去核,做成枣子大的丸子,塞肛门内,不久好可通便。

9、霍乱吐泻。用盐梅煎汤细细饮服。

10、蛔虫上行。出于口鼻,用乌梅煎汤频饮,并含口中好安。

11、主咳。用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

12、伤寒。用乌梅十四枚,盐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吐后须避风。

精选推荐

  • 本草纲目:果部  榔梅
    本草纲目:果部  榔梅

    【气味】(实)甘、酸、平、无毒。【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 本草纲目:谷部  饴糖
    本草纲目:谷部  饴糖

    【释名】饧【气味】甘、大温、无毒。【主治】1、老人烦渴。用大麦一升,加水七升煎至五升,再加入赤饧二合,渴即取饮。2、鱼脐疔疮(按:此疮形如长弓,一端有准确出点,点上有孔,如鱼脐)。用饴糖涂搽,如糖已干,则烧灰涂搽。3、毒疮,火

  • 本草纲目:谷部  酱
    本草纲目:谷部  酱

    【气味】咸、冷利、无毒。【主治】1、汤火伤。用酱涂。2、中砒毒。用酱调水服。3、妊娠下血。有酱二升,去汁,取豆,炒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4、妊娠尿血。用豆酱一大碗,熬干,加生地黄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

  • 本草纲目:谷部  蘖米
    本草纲目:谷部  蘖米

    【气味】粟芽:苦、温、无毒。麦芽:咸、温、无毒。谷芽:甘、温、无毒。【主治】粟芽:消积食,开胃。除烦,除热。谷芽: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麦芽:1、快膈进食。用麦蘖四两,神曲二两,白术、桔皮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