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汤头歌诀:4.生脉散__十二、祛暑之剂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4.生脉散__十二、祛暑之剂

4.生脉①散 (李东垣)保肺复脉。

(《内外伤辫惑论》)

【歌诀】

生脉麦味与人参 保肺清心治暑淫②

气少汗多兼口渴 病危脉绝急煎斟③

【词解】①生脉:本方有益气保肺,养阴生津敛汗之功,使气充津生而脉复,故名之。

②淫:淫(yin).音银,即过多,过甚。这里所说的暑淫是指暑热太过而伤人。

③斟:斟(zhen),音针,此处指往杯子里倒煎好的药汁。

【组成】麦冬五分(9g)五味子七粒(6g)人参五分(I2g)

【用法】上3味水煎服。

【功用】益气生津,养阴保肺。

【主治】(1)暑淫耗伤气阴。症见气短体倦,多汗口渴,咽干,脉虚细等。

(2)久咳肺虚,气阴两伤。症见呛咳少痰,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苔薄少津,脉虚数或虚细等。

【分析】暑淫伤人,耗气伤阴为本方的主证。呛咳少痰为本方的次要症状。故方中用人参益气生津,大补肺气,为君药。麦冬甘寒,滋阴润肺,清心热,为臣药。五味子酸温 ,敛肺止汗生津,收敛耗散的肺气,为佐药。三药相合,一个补肺气,生津液;一个补肺阴,清心火;一个敛肺气止汗,所以有保肺清心之功。如病情危重,见脉微欲绝者,当急用本方煎汤服。

按: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夏月炎暑,火旺克金(即克肺),故当以保肺为主,又暑气通于心,当清心,此方补肺清心,则气充脉复,益气而祛暑,所以本书将其归于清暑之剂。但因本方的君药是人参,因而在《方剂学》中将其归人补益剂,为补气的代表方,更适用夏日汗出过多,损气伤津之证。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

精选推荐

  • 汤头歌诀:3.缩脾饮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3.缩脾饮__十二、祛暑之剂

    3.缩脾①饮 温 脾消暑。(《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 缩脾饮用清暑气 砂仁草果乌梅暨甘草葛根扁豆加 吐泻烦渴温 脾胃古人治暑多用温  暑为阴证此所谓 大顺杏仁姜桂甘 散寒燥湿斯为贵【词解】①缩脾:本方以缩砂仁

  • 汤头歌诀:11.疝气汤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11.疝气汤__十二、祛暑之剂

    11.疝气汤 (朱丹溪)寒湿疝气①。(《丹溪心法》)【歌诀】疝气方用荔枝核 栀子山楂枳壳益再入吴茱入厥阴 长流水煎疝痛释【词解】①寒湿疝气:指由寒湿之邪侵犯肝气所致的疝气痛。症见阴囊寒冷,疼痛,痛引睾丸等。因阴囊为

  • 汤头歌诀:5.吴茱萸汤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5.吴茱萸汤__十二、祛暑之剂

    5.吴茱萸汤(张仲景)吐利寒厥①。(《伤寒论》)【歌诀】吴茱萸汤人参枣 重用生姜温 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 厥阴头痛皆能保【词解】①寒厥:因阳气虚衰又有寒而引起的四肢逆冷。【组成】吴茱萸一升(6g)人参三两(9g)大枣十二枚(4

  • 汤头歌诀:I.理中汤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I.理中汤__十二、祛暑之剂

    十一、祛寒之剂祛寒之剂,即温 里剂。是以温 热药为主组成,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里寒证,是指寒不在表,而在脏腑经络。其形成原因,多由素体阳虚,寒自内生;或表寒未解而传里;或外邪直中于里;或误治伤阳等。根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