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典籍 > 古代医书

汤头歌诀:9.厚朴温中汤__十二、祛暑之剂

时间: 来源:www.86027.cn 专题: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9.厚朴温中汤__十二、祛暑之剂

9.厚朴温 中汤 (李东垣)虚寒胀满。

(《内外伤辩惑论》)

【歌诀】

厚朴温 中陈草苓 干姜草蔻木香停

煎服加姜治腹痛 虚寒胀满用皆灵

【组成】厚朴姜汁陈皮各一两(各30g)炙甘草 茯苓 草豆蔻 木香各五钱(各1.5g) 干姜七分(2g)

【用法】上7味药共研粗末,合为粗散,每次服五钱匕(10g), 加生姜三片,水煎,去滓,温 服。忌一切冷物。或作汤剂,加生姜三片,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温 中行气,燥湿除满。

【主治】脾胃伤于寒湿。症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等。

【分析】脾胃伤于寒湿,气机阻滞为本方的主证。故方中厚朴辛苦温 燥,能温 中行气,燥湿除满,为君药。陈皮辛苦温 ,助君行气宽中,燥湿除满;草豆蔻辛温 ,温 中散寒,且又燥湿,共为臣药。干姜、生姜温 脾暖胃以散寒;木香行气宽中;茯苓健脾渗湿,共为佐药。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相配,使寒湿除,气机畅,脾胃健,则腹痛、虚寒胀满自解。

按:因本方证是寒湿伤脾胃,且以寒为主,组方重点在于温 中,故归类于祛寒剂是有一定道理。由于寒凝气滞,湿阻气机,脘腹胀痛明显,方中理气药较多,且以厚朴为君,所以也有将其归入理气剂。笔者认为,归于理气更为合适。

精选推荐

  • 汤头歌诀:5.吴茱萸汤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5.吴茱萸汤__十二、祛暑之剂

    5.吴茱萸汤(张仲景)吐利寒厥①。(《伤寒论》)【歌诀】吴茱萸汤人参枣 重用生姜温 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 厥阴头痛皆能保【词解】①寒厥:因阳气虚衰又有寒而引起的四肢逆冷。【组成】吴茱萸一升(6g)人参三两(9g)大枣十二枚(4

  • 汤头歌诀:I.理中汤__十二、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I.理中汤__十二、祛暑之剂

    十一、祛寒之剂祛寒之剂,即温 里剂。是以温 热药为主组成,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里寒证,是指寒不在表,而在脏腑经络。其形成原因,多由素体阳虚,寒自内生;或表寒未解而传里;或外邪直中于里;或误治伤阳等。根据“

  • 汤头歌诀:12.人参荆芥散__十祛风之剂
    汤头歌诀:12.人参荆芥散__十祛风之剂

    12.人参荆芥散 (陈自明)妇人血风劳①。(《(妇人良方》) 【歌诀】人参荆芥散熟地防风柴枳芎归比酸枣鳖羚桂术甘血风劳作风虚②治【词解】①血风劳:即指妇人血脉空虚,感受风邪,而致寒热盗汗长期不愈,成劳病(即虚劳)。 ②风

  • 汤头歌诀:10.川芎茶调散__十祛风之剂
    汤头歌诀:10.川芎茶调散__十祛风之剂

    10.川芎茶调①散 头目风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正偏头痛悉能康方内若加僵蚕菊菊花茶调用亦臧②【词解】①川芎茶调:本方君药有川芎,服时用清茶调下,故名川芎茶

0